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五期 

徠卡的歷史(1)

 

從歷史中尋找有趣的文創題材一直是華順文化努力的目標....。


漫長又艱辛的重整之路

徠茲家族(Ernst Leitz Family) 在經營徠茲公司(Ernst Leitz GmbH)超過一百年後,終因日本競爭對手的出現而發生財務警訊,公司從此經歷了超過三十年漫長又紛亂的財務重整之路。重整期間徠茲公司一度成為瑞士Swatch集團的一員,德意志銀行也曾努力想救回這一家扛著德國招牌的光學公司,但最後是徠卡誕生地,威茲拉市(Wetzlar)的一家控股公司把徠卡留在德國。

Ernst Leitz I.jpg Ernst Leitz II.jpg

         徠茲一世(1843-1920)             徠茲二世(1871-1956)

 

瑞士有兩家具規模的光學廠都位於德語區,因此這兩家瑞士光學廠都和德國的光學產業界有很深的淵源。一家是成立於1914年的肯恩光學(Kern & Co. AG),位於北部高地的阿勞鎮(Aarau),從事照相機鏡頭與電影機鏡頭的生產。另一家是成立於1921年的威爾德測量公司(Wild Heerbrugg AG),位於東北部的海爾布魯格市(Heerbrugg),專門生產地理測量的光學經緯儀。肯恩光學最早的光學技術是來自柏林的G. P. Goerz公司,而威爾德公司的創辦人則早年曾在蔡司任職。1972年瑞士威爾德公司(Wild Heerbrugg AG)公司買下了徠茲公司25%的股份。

Wild Heerbrugg 01.jpeg

Wild Heerbrugg 02.jpeg

                                       Wild Heerbrugg AG

 

1984年徠茲公司發表連動測距相機M6,這是M型系列相機中最成熟也是生產數量最多的機種,負責開發的是攝影器材部門主管Werner Simon。照相機是徠茲公司最有價值的部分,如果要公開發行股票來募集資金,首先必須有一個很好的題材及亮眼的財務報表才能吸引股市的投資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1986Werner Simon以徠茲公司的攝影器材部門為骨幹成立了徠卡公司(Leica GmbH),從此把這個老徠茲公司內部最值錢的部分獨立出去,Simon並於 1987年擔任這家獨立徠卡公司(Leica GmbH)的首任執行長(CEO)

 

Leica M6.jpg

                               Leica M6

 

1980年代初期開始的自動對焦革命,讓沒有自動對焦功能的徠卡相機在市場上被形容為過時又昂貴得莫名奇妙的老古董,1988年發展自動對焦最成功的日本美樂達公司(Minolta)賣了將近250萬台相機,這還不包括鏡頭,而徠卡相機卻只賣了2萬台,因為徠卡相機的售價高達3000 ~ 4000美元,市場普遍印象是既昂貴又鮮少創新功能。尷尬的是,美樂達的自動對焦技術其實在專利上是授權於徠茲公司。美樂達的自動對焦架構其實是兩面刃,因為要達到自動對焦功能,鏡身機構的滑動部分必須稍微放大公差,如此才能讓對焦馬達可以快速推動鏡片,但如此一來光學品質必然會稍微被犧牲。這也是為何蔡司與徠卡一直很遲疑,整整比日本晚了30年才決定生產自動對焦鏡頭的原因。

 

Minolta 7000.jpg

                          Minolta alfa 7000 自動對焦

 

1985年徠卡相機尚有800萬美元的年銷售額,1987年時卻只剩400萬美元的營業額,到了1988年時徠卡相機在美國的市佔率已經不到8%。徠卡內部的聲音認為:徠卡產品部分零件開始在葡萄牙與加拿大生產後,雖然節省了1/3的人力支出但卻無法彌補品質上的信譽損失。的確,自從1970年代徠卡相機及鏡頭改成Made in Canada,而蔡司Contax相機及鏡頭改成Made in Japan後,二手市場就開始炒作任何絕版的Made in West Germany鏡頭,凡是打上Made in West Germany的舊鏡頭甚至於比新鏡頭的價格還要高。其實Made in CanadaMade in Japan的鏡頭質素並不會比Made in Germany的鏡頭差到那裡去,至少它們的差異不是肉眼可以輕易看見的。鏡頭的光學質素主要來自內部的玻璃成分與承載玻璃的鏡身機構,這如果這兩樣條件都相同,品管也達到原先設定的標準,其實光學表現與在何處生產沒有太大關連。加拿大與日本的作業員都是質素很好的勞工,只要品管有把握住其實鏡頭的品質不會差到那裡去,但是市場證明Made in Germany確實是徠卡迷心中永遠解不開的結。

 

進入1980年代後,徠茲家族第三代及第四代成員陸續從公司退休,也逐漸淡出對公司的經營。1986年徠茲公司的原第二大股東威爾德公司(Wild Heerbrugg AG)取代徠茲家族成為徠茲公司的實際經營者,並在隔年將這兩家公司合併成威爾德徠茲光學集團(Wild Leitz AG),作為子公司的獨立徠卡公司(Leica GmbH)當然也如同拖油瓶般一起過繼到這個光學集團旗下,總部設在瑞士。1988年這個光學集團又併購了瑞士另一家光學廠肯恩光學(Kern & Co. AG)。其實這三家光學公司的財務狀況都不好,他們早年都是以精密機械作為核心來經營光學產業,但是從1970年代開始,那波由日本大財團發動結合半導體電子、塑膠、雷射與光學科技的產業革命,成功把光學產品以全新面貌呈現市場後,這三家歐洲光學公司就開始出現步伐蹣跚,逐漸趕不上市場節奏的疲憊之姿。

 

合併是為了尋找新買主。1989年瑞士籍資本家Stephan Schmidheiny也是瑞士Swatch手錶公司的主要投資者,收購了這個光學集團,並將之改名為威爾德徠茲控股公司(Wild Leitz Holding AG)1990 年這位瑞士籍老闆再把英國劍橋儀器公司(Cambridge Instrument Company)也併入這個控股集團。徠茲公司生產相機,威爾德公司生產光學經緯儀,肯恩公司生產電影機鏡頭,而劍橋儀器公司則生產顯微鏡,這四家公司都是光學公司,各自擁有自己的專業技術與市場,合併後可以共用Leica這個最響亮的商標品牌,這是瑞士籍老闆最初的盤算。

Stephan Schmidheiny.jpeg

                Stephan Schmidheiny 夫婦

 

早在瑞士老闆接手前,獨立徠卡公司(Leica GmbH)內部的意見就已經認為,高端消費者購買德國的徠卡相機是要買原汁原味的德國徠卡(Made in Germany),而不是買感覺打折後的加拿大徠卡,因此在1988年把決定把這家新獨立的小公司營運總部由加拿大搬回德國距離威茲拉市(Wetzlar)市僅15分鐘車程的索爾姆斯鎮(Solms),同時也改名為徠卡相機公司(Leica Camera AG)1989年瑞士籍老闆接手這個集團時,把瑞士機械錶的商業模式,品味與時尚那種很難科學量化的價值帶入這家曾經有豐富科研歷史的德國相機廠。相較下,在徠茲家族經營時期,公司則比較重視技術與研發,核心價值也是相對容易量化的指標,例如優異光學質素、低機械故障率等等。

Leitz Canada.jpg

                                                        Leitz Canada

 

Leica_Solms_750.jpg

                                                 Leica Solms / Germany 

 

1990年初,包括日本在內大家都對這位瑞士大老闆的經營模式無不感到好奇,Swatch手錶的成功經驗在當時已經是各大學MBA最熱門的顯學教材,雖然採用這種模式的瑞士另一個知名小廠Alpa才剛宣布倒閉,但顯然大老闆相信徠卡的後續爆發力會比Alpa大很多。後來日本的Cosina公司也仿效這種經營品牌的商業手法。1999Cosina光學公司向德國Ringfoto公司授權福倫達光學(Voigtländer)昔日知名的相機品牌及光學設計品牌,並以這些品牌為名推出一系列復古風的福倫達相機與鏡頭,這些相機與鏡頭全都是在日本重新設計與生產的,與昔日的德國福倫達光學其實一點也沾不上邊。因為Cosina公司是一家鏡片加工廠,他沒有自己的品牌也沒有豐富的光學設計歷史,因此需要一個德國品牌加持好提昇自己的公司形象,姑且不論這番作為的成效如何,至少Cosina在日本Yasica/Kyocera逐漸淡出蔡司鏡頭生產之際,獲得了德國蔡司鏡頭在日本的代工生意。

Cosina 01.jpg

Cosina 02.jpg

                                       Consia / Japan

 

雖然在徠茲家族經營時期,公司就有發行紀念機的操作,但數量不多次數也不算太頻繁,所以市場總是供不應求,為此紀念機的二手行情往往很不賴。然而自從瑞士大老闆接手後,徠卡公司就開始頻繁發表M6紀念機來滿足世界各地的崇拜追隨者,甚至於賣起紀念錶,一開始銷售狀況很好,但當市場發現紀念機不斷以各種不同題材湧入市場後,紀念機的保值性開始受到質疑與動搖,這是很簡單的數學,一旦能炒作的標的物多了,希有性必然降低。其實真正喜歡攝影的人多半不會對紀念機心動,因為拿紀念機外出拍照很容易會被攝影同好揶揄成不懂藝術的人,所以紀念機市場多半是鎖定保值投資者,但是若要有保值功能,市場上的紀念機數量一定得很少,這不是很矛盾嗎?市場上的紀念機數量若很少,徠卡相機公司要如何賺錢呢?現在的徠卡相機公司已經快要天天是紀念日,件件是紀念品了,發行紀念機似乎已經變成常態了。

 

另外一個氣氛的轉變是,在過去,徠卡給人的印象往往是精密、優異而且耐用,但充其量只有攝影圈的人會認識這個品牌。會願意花等同於日本鏡頭四倍價格來買徠卡鏡頭的消費者,多半是真心喜歡徠卡的品質與風格,少部分才是展現身份。往昔曾經有部分的攝影愛好者,他們外出拍照時甚至於會把徠卡的紅標用黑色膠帶貼起來,而且只挑黑色款的鏡頭,為的就是不想讓機器太醒目。但是現在的徠卡則在世界各大城市廣設體驗中心,讓崇拜者可以親身體驗徠卡的品質與功能,並且標榜時尚,換言之,現在的徠卡相機已經與名牌皮包、服飾、手錶名列出席宴會的穿戴行頭,我猜標榜徠卡鏡頭的高檔行動電話應該來日不遠了。我們外人很難理解徠卡作這樣改變的用意,但是為了求生存總要走一條與日本不一樣的道路不是嗎?

Leica fashion 01.jpg

Leica fashion 02.jpg

                   時尚的徠卡

 

1992年徠卡相機在攝影相關產品的銷售額約2.07億馬克(Deutsche marks)相當於1.27億美金,其中百分之三十來自M系列相機。當時日本廠商已經把電子、塑膠及自動對焦帶入相機了,但徠卡仍堅持金屬、玻璃、小規模生產模式。當時徠卡最大的客群其實在德國,佔34%,其次才是美國的19%。在德國索爾姆斯鎮(Solms)的徠卡廠是以實驗室級的手工方式小量生產相機與鏡頭,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人力支出,而且每年僅出售M系列加R系列約兩萬台相機。1988年到1991年間,這些索爾姆斯鎮(Solms)徠卡廠生產的相機與鏡頭大抵是加拿大時期設計的產品,並沒有太多創新的光學設計,只是把Made in Canada改成Made in Germany1992年這位瑞士大老闆把徠茲加拿大廠賣給美國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同年徠卡相機公司(Leica Camera AG)的總經理Bruno Frey與德意志銀行聯手欲向瑞士籍大老闆買回徠卡相機公司(Leica Camera AG)的股權,但最終談判破裂。

 

待續 .....

 

後記

ADAGIO  華順文化 是臺灣第一家 文創主題 鈦餐具品牌。

Adagio 華順文化 Facebook:

CCWS 華順文化 Facebook:

 

 

arrow
arrow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