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四十八期 

隱身鐵盒背後的有趣故事(二) – 可汗

 

 

1. 前言

在茶品的世界,不同產地、不同工法製成的茶葉,風味差異甚大,因此拿南亞的印度紅茶或斯里蘭卡錫蘭紅茶,來冒充東北亞中國茶的機率實在不高,尤其高價位茶葉,各有各的喜好客群。在西方的茶品世界通常會用以下這些名稱來稱呼產地來自中國的茶葉,例如China Tea (中國茶)Wuyi (武夷茶)Oolong (烏龍茶)Keemun (祁門紅茶)Hyson (熙春茶)Hyson Skin (皮茶)Young Hyson (雨前茶)Anhua Fermented tea (安化黑茶)…。法國曾經有一家小茶葉公司,他們販售的一款東亞茶葉,商品取名為“THÉ DES PRINCES MONGOLS”,見Fig.1,若翻成中文是“蒙古王子茶”,或更精準的翻譯應該是“蒙古台吉茶”,『台吉』是『太子』的轉音,蒙古人對於這個頭銜沒有那麼講究,所以台吉大概是泛指蒙古汗王的後代,頭銜相當於西方文化中的公爵(Duck)或中國文化中的親王

 

這盒茶葉究竟想要向消費者傳達什麼訊息?蒙古人或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喜歡喝奶茶,奶茶的成分除茶葉外還有奶與奶油,可能是牛奶也可能是羊奶,綠茶味青澀搭配油性奶製品剛好可以平衡口感。想必這家茶葉商想強調他們販售的茶葉是來自東亞,與蒙古貴族喜歡喝的綠茶是類似風味的茶品。Fig.1這個茶葉罐從石板印刷的式樣來判斷應該是1920 ~ 1940的產品,當時日本不流行喝紅茶,因此日本生產的茶葉以綠茶為大宗,從圖案研判這家小茶商販售的茶葉應為日本綠茶,因為日本茶葉在歐洲的名氣遠不如中國茶,因此取蒙古茶興許更吸引消費者目光。然而,使用“蒙古”作為茶品的名稱,這件事本身就非比尋常,因為蒙古高原並不產茶。事實上,蒙古人在過去全球茶葉貿易史中,的確扮演過舉足輕重角色,雖然自己不產茶,但是跟茶葉相關故事的精彩程度完全不輸中國產地。

茶 201-1.jpg

茶 201-2.jpg

茶 201-3.jpg   Fig.1 蒙古台吉茶(摘自eBay)

 

 

2. 茶究竟是草藥?還是飲品?

中國人知道茶葉的歷史可能追溯自漢帝國時期,一開始茶葉被視為藥材,用來緩解胃漲氣、消化不良等症狀,甚至於用來解飲酒後造成的宿醉。根據歷史記載,中原的商人約末於西元473年的南北朝時期,透過以物易物貿易方式,將茶葉賣給了中亞的突厥商人,之後突厥人開始定期出現在中國西北邊境,並用他們的貨物交換中原地區生產的茶葉。到了唐帝國時期,茶葉已經不再只是藥,而是成為令人愉悅的飲品,西元714年,茶葉開始從唐帝國經由海運運往南亞、阿拉伯地區,西元850年左右也傳到日本和韓國。中亞遊牧民族長期食用奶製品與肉食,不容易吃到新鮮蔬菜與水果,而茶葉尤其綠茶對於牧民解油膩及健康很有幫助,因此成了中亞牧民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茶樹大致上有兩大品種,大茶樹葉子大,而小灌木茶樹葉子小,大茶樹最知名的茶葉例如阿薩姆紅茶、普洱茶,而小灌木茶樹最知名的茶葉例如烏龍茶、鐵觀音。臺灣原生種茶樹是屬於大茶樹品種,製成的茶葉苦澀不受歡迎。1850年代從福建廈門引進在北臺灣栽種的茶樹是屬於小灌木茶樹種。後來臺灣從緬甸引進大葉種茶樹作為母樹,以台灣野生原生種山茶樹作為父樹,育種出知名的台茶十八號紅玉紅茶,成了台灣獨有的特殊品種。

茶 202.jpg

Fig.2 中俄貿易四條歷史路線

 

 

3. 中俄貿易四條歷史路線

清帝國時期與沙俄的貿易有四條路線[1],按時間先後分別是:尼布楚路線(1689),恰克圖路線(1727),伊犁路線(1851)與滿洲里路線(1903),見Fig.2的路線參考地圖。

 

I. 尼布楚路線(1689)

1689年康熙皇帝時期,清俄雙方簽訂《尼布楚協議》後,協議內容約定俄國商隊每三年可以赴北京進行貿易,商團人數限200人,每次最長逗留80天,1693年北京東交民巷的南會同館改為俄羅斯商館,供俄羅斯帝商、神父、學生居住,凡持有路票者便可通過清俄邊境。當時俄國商隊走的是尼布楚路線,即由莫斯科或聖彼得堡出發,經西伯利亞,抵達貝加爾湖後搭船橫渡貝加爾湖,行抵尼布楚,然後從尼布楚向南進入清國,翻越大興安嶺,從山海關穿越長城進到關內,最後抵達北京。當時外蒙尚不是清國領土,因此俄羅斯商隊只能繞遠路從北方進入清國。1696年康熙皇帝擊敗位於西蒙古的噶爾丹汗王後,準噶爾汗國的勢力才退出外蒙,外蒙因此變成清國的保護地,二十六年後也就1720年,國力銳不可擋的清帝國又征服了西藏。

 

II. 恰克圖路線(1727)

1727年雍正皇帝時期,外蒙已經是清國領地,因此清俄雙方約定以恰克圖河為界,簽訂了《恰克圖界約》, 之後俄國商隊改從蒙俄交界的恰克圖鎮進入外蒙,經庫倫、穿越戈壁大沙漠抵達歸化城,然後再從張家口穿越長城進到關內,前往北京。為了貿易方便並提供清國商人住宿,1730年清政府在恰克圖河南岸建立一中式小鎮稱為買賣城(Maimaicheng),俄方則稱『買賣城』為『阿勒坦布拉格(Altanbulag)』。在恰克圖河北岸正面對著買賣城的,就是俄式小鎮恰克圖(Kyakhta),兩鎮之間的國境線恰克圖河,其實只是一條小溪流,橫跨溪流的橋樑也不長,徒步幾分鐘就可以從買賣城進入恰克圖,只要有通行證,兩邊人員隨時可以自由過境。比起尼布楚路線,恰克圖路線整整縮短一千公里。但是清政府仍然只允許俄國商隊每三年一次赴北京進行貿易,商團人數依舊限200人,最長逗留時間也是80天。1789年歐洲爆發法國大革命,1792年乾隆皇帝時期,清俄雙方簽訂續約《恰克圖市約》,清俄雙邊從此可自由貿易且無人數限制,這時恰克圖才算正式開市,之後恰克圖俄商集資在恰克圖鎮修建的東正教復活大教堂,其豪華程度在當時堪稱全俄羅斯第二,而排第一的則是聖彼得堡的基輔大教堂,恰克圖當時的富豪程度可見一斑。

 

III. 伊犁路線(1851)

1759年乾隆皇帝時期征服了新疆,之後俄方一直希望在新疆的伊犁(Ili)能再增加一個對華貿易口岸,但一直遭到清政府否決,直到1851年咸豐皇帝期間,清俄雙方才簽訂《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伊犁正式成為清俄雙方的第三個貿易口岸。伊犁路線,俄羅斯商人從新疆伊犁進入清國,之後經迪化、哈密,從嘉裕關穿越長城進到關內,然後經蘭州抵達西安。有趣的是在二戰期間,中國北面及東面都被日軍封鎖,國民政府只能透過這條伊犁路線接收俄國的軍援。中日戰爭爆發後,武器生產國家忌憚於日本,多半不敢再賣武器給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只有蘇聯基於自己的安全,同意採用以物易物方式,緊急送飛機、火砲及卡車給國民政府,第一期金額約末1.7億美元,3/4用貴金屬鎢,1/4茶葉及其他民生用品支付。

 

 

IV. 滿洲里路線(1903)

19世紀末,西伯利亞的發展嚴重受其交通不便所拖累,與俄羅斯其他地區一樣,除了大西伯利亞幹線(馬車路)外,適合有輪交通的道路不多。每年有將近五個月時間需要依靠河流作為交通主要手段。寒冷時期,貨物和乘客都需要利用馬匹拉雪橇行駛於冬季道路及跨過冰封的河流。1891年西伯利亞鐵路開始興建,1894年清日雙方爆發甲午戰爭,隔年(1895)清日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清國除了戰爭賠償外,還割讓臺灣島及遼東半島,為此,清國開始執行『聯俄制日』的外交政策,於是俄國、德國和法國基於自己的利益,正式外交照會日本希望日本可以放棄佔領遼東半島的念頭,而日本背後最大支持者英國也建議日本接受,最終日本放棄佔領遼東半島,但對俄國懷恨在心。

 

1896年清俄雙方簽訂《防禦同盟條約(中俄密約)》共同抵禦日本,為了方便俄國運兵,清國允許俄國在東三省建造一條東清鐵路(東三省大清鐵路,也稱中東鐵路、北滿鐵路)1897年東清鐵路動工,西伯利亞鐵路從俄國城市赤塔(Chita)分出支線,然後往東南支線行駛約450公里後,由滿洲里(Manzhouli)口岸進入清國的東三省國土,這就是東清鐵路的起點,之後向東行駛經齊齊哈爾、哈爾濱、牡丹江,由綏芬河出國境,全長1480公里,出國境後,繼續往東南方向行駛約末250公里可達終點站,俄國國境之東,也是俄國太平洋最大港口海參崴,東西向的東清鐵路於1903年完工。另外東清鐵路還一條南北向,從哈爾濱往南直達旅順的支線(南滿鐵路)也於1897同步動工,1902年底完工。而位於俄國境內的西伯利亞鐵路最東段,也是最後一段也於1904年完成全線串連。丁字型的東清鐵路修通後,清俄貿易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鐵路運輸的壓倒性優勢,清俄貨運從恰克圖路線轉到東清鐵路,滿洲里也成為清俄最重要的陸路港口。滿里路線,俄國商人從滿里進入清國後,火車向東行駛至哈爾濱,然後轉向南繼續行駛,最終抵達至瀋陽(奉天),當時瀋陽到北京的鐵路尚未全線開通,因此只能部分使用鐵路、部分使用馬車,然後經山海關穿越長城進入關內,再抵達北京。

 

1900年,清國爆發義和團運動,八國組成聯軍進入清國北京平亂,日俄兩國都有派兵參與八國聯軍。其中俄國以保護領事及在華資產為由,在八國聯軍之外,另以20萬大軍進入清國東三省。義和團之亂後,俄國一直遲遲不肯撤軍,日本與俄國進行交涉,要求俄國撤退,但遭俄方拒絕,1903年底日俄談判破裂。19042月日本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並宣佈斷絕日俄外交關係,兩日後日本海軍在未宣戰的情況下攻擊停泊在旅順港的俄羅斯旅順艦隊,日俄戰爭正式爆發。在日俄戰爭中俄國最終戰敗,但日本也只能算慘勝,南滿鐵路以長春為分界點,以北的鐵路歸俄國,以南的鐵路則歸日本。1911年清日雙方達成協議,北京至奉天的路線才全線開通。

茶 203.jpg

Fig.3 蒙古王室頭銜樹狀圖

 

 

4. 蒙古高原的政治分裂

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其最重要的身家性命是族人與牲畜,因為不停遷徙緣故,因此討論遊牧民族的歷史很難用固定地理疆界來界定,這與土地連結很深的農耕社會有很大的不同。要讀懂蒙古歷史前必須先弄懂蒙古王室頭銜之地位排序,見圖Fig.3,在蒙古的王室成員頭銜中,最頂層是大汗可汗(Khagan),相當於歐洲或中國的皇帝(Emperor),大汗之下通常會統治數個汗國,而汗國的首領頭銜則是汗王(Khan),相當於西方的國王(King),在汗國內可能存在著數個大部落共治,部落的首領則稱台吉(Taiji),相當於西方世界的公爵(Duck),其實『台吉』是『太子』的轉音,但比較正確的解釋應該是『王子』的意思,或相當於中國系統的『親王』。在汗王與台吉之間還存在一中間頭銜,渾台吉(Khong Tayiji),渾台吉是指汗王的王儲或副汗王之意。蒙古王室的頭銜排名高低是由被其統治之人口數及土地面積來決定。在西方文獻中經常會看到旅行家或探險家紀錄他們在蒙古見到了可汗,這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可汗地位崇高不是任何人想見就隨便見得到的,其實這些旅行家或探險家見到的人,多半只是大部落首領,也就是台吉。

 

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國垮台後退出中原回到北方,分裂出來的蒙古大小汗國依舊控制著北亞,而東亞地盤已經由漢人建立的明帝國所取代、中亞則是由突厥化蒙古人所建立的強大帖木兒帝國所控制,至於西亞則是西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各方勢力彼此對立仇視,橫跨歐亞大陸的貿易通道幾乎完全斷絕。因為歐亞陸路貿易通道的中斷,最終迫使歐洲國家進行海上冒險,也意外開啟了大航海和地理大發現浪潮,同時造就了西歐各國廣泛進行海外殖民的局面。帖木兒帝國領土範圍大概相當於今日的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土庫曼、哈薩克、亞塞拜然、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伊朗、伊拉克、喬治亞、亞美尼亞等國之領土。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範圍則約末是今日的巴爾幹半島、土耳其及部分阿拉伯半島土地。

 

蒙古人在中原建立的元帝國於西元1368年被漢人建立的明帝國取代後,退回到北方大漠並建立北元帝國(Northern Yuan),但是北元才兩短短二十年時間,政權便不再由成吉思汗後代的黃金家族後代所把持,而且分裂成東蒙古地區的韃靼汗國(Tatar)與西蒙古地區的瓦剌汗國(Oirats),後來瓦剌汗國的太師也先(Esen Taishi, Эсэн-тайши, 1439 -1454)曾短暫統一蒙古高原,雖然也先自稱是蒙古第29代蒙古大汗,但他不是成吉思汗的後代。第1代的蒙古大汗就是大名鼎鼎,也是大蒙古國的開國君主,成吉思汗(1162-1227)。而第40代也是最後一代蒙古大汗則是額哲(Ejei Khan, Эджей-хан, 1622-1641),當時額哲的最後身份是察哈爾汗國汗王蒙古大汗,就如同德國皇室的普魯士國王德意志皇帝類似的概念。1635年,滿族人建立的後金國(清帝國前身)的汗王,皇太極,征服察哈爾餘部後,額哲選擇投降並交出元帝國玉璽(制誥之寶),至此北元267年的歷史算是正式走入歷史。在大蒙古國歷史中,前後共出現過四十位被封為蒙古大汗的領袖,其中北元就佔了三十三位,足以見得北元政權有多麼不穩定,這其中只有也先不是出自黃金家族。

 

也先死後蒙古高原再度陷入重度分裂,在元帝國失去中原地盤後138年,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達延汗(Dayan Khan, Даян-хан, 1464-1517),於西元1506年再度一統蒙古高原,雖然國土範圍遠不及成吉思汗第三世孫忽必烈(Kublai Khan, Хубилай, 1215-1294)的元帝國,但是至少把今日內外蒙地區給統一了,在西方歷史裡,這個國家依舊被稱為北元(Northern Yuan)

 

茶 204.jpg

Fig.4十六世紀(1500-1600)的蒙古阿勒坦汗國

 

 

5. 阿勒坦汗國

蒙古部落普遍信奉藏傳佛教,達延汗過世後,北亞的蒙古高原政治版圖分裂成六個獨立汗國,首領頭銜是汗王,分別是:喀爾喀汗國(Khalkha)、察哈爾汗國(Chahars)、鄂爾多斯汗國(Ordos)、土默特汗國(Tumed)、科爾沁汗國(Khorchin)、衛拉特汗國(Oirads),見Fig.4的參考地圖。

 

前四汗國全是達延汗後代所建立,其中喀爾喀汗國人口最多。後來土默特汗國領袖俺答汗(Altan Khan, Алтан-хан, 1507-1582)崛起,俺答汗建立的汗國無論武功或是經濟都非常強大,因此西方歷史學者習慣把俺答汗所建立的汗國稱為『蒙古阿勒坦汗國(Altan Khan, Aлтын-хана)』,見Fig.4。俺答汗是達延汗的孫子,也是成吉思汗第十八世孫,一開始阿勒坦汗國的勢力範圍只有蒙古高原南方一小角,僵界的西邊在今日甘肅的銀川,東到山西大同,南到長城,北到戈壁沙漠,大概是今日內蒙及其週邊,也是蒙古高原比較精華的地區。至於Fig.4地圖上,阿勒坦汗國西側一個叫葉爾羌汗國(Yarkent Khanate)的回教國家,位置在今日新疆北部地區,這是由白種人的維吾爾族所建立的汗國與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族無關,而蒙古人是黃種人。

 

後來阿勒坦汗國不斷擴充領地,幾乎擴展到整個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上的全部部落幾乎都聽命於俺答汗。遊牧民族,工業不發達,因此需要明帝國提供很多生活必品,包括茶葉、鐵器、棉布、中藥材與砂糖,然而明帝國時期,明政府曾多次關閉與『蒙古阿勒坦汗國』的互市與通商,為了生存,阿勒坦汗國被迫以武力多次侵犯明帝國邊界,而且幾度兵臨北京城下,強迫明帝國政府必須開放邊境貿易,明政府迫於蒙古族的強大武力,陸續開放了大同、張家口、寧夏、甘肅等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史稱『俺答封貢』。後來,明帝國皇帝為了表現出和平共處的政策,甚至於封俺答汗為『順義王』。

 

到了十七世紀,因為喀爾喀部落的人口最多,蒙古高原幾乎都是喀爾喀部族的天下,然而握有元帝國玉璽並被授予『蒙古大汗』的領袖卻不是出自喀爾喀部族,例如第三十九世蒙古大汗林丹汗(Ligdan Khan, Лигдэн-хан, 1592-1634),當時能掌握的地盤卻只有蒙古高原東部的察哈爾汗國(Chahars)一小角領土,頭銜算是察哈爾汗王蒙古大汗吧! 但是西方世界包含俄羅斯在內,當時並不知曉蒙古高原上的政治現況,因此普遍稱呼蒙古高原為『阿勒坦汗國(Altan Khan)』。當時蒙古高原(外蒙古)上的喀爾喀汗國(Khalkha)或西方稱呼的阿勒坦汗國(Altan Khan)其實是由四大部落分治,首領頭銜台吉,這四大部落分別為:托輝特部(Khotogoid)、札薩克圖部(Zasagt)、車臣部(Setsen)、土謝圖部(Tüsheet)

 

當時外蒙不是明帝國領土,蒙古高原上的這些蒙古汗國都是獨立的國家,因此俄羅斯使節如果要從西伯利亞要前往北京,必須經過托輝特部、穿越或繞過戈壁大沙漠,經札薩克圖部、土謝圖部,最後穿越土默特汗國管轄領地,然後才能從張家口進入北京。1636年時,位於內蒙靠近滿洲的察哈爾汗國已經被後金(清帝國前身)滅掉了,前面已經提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6. 西伯利亞

茶 205.jpg

Fig.5 西元1616年,俄國沙皇Mikhail Romanov派遣Vasily Tyumenets出使前往東方的明帝國

 

茶 206.jpg

Fig.6 哥薩克人

 

約末13世紀開始,部分斯拉夫人為了躲避大蒙古帝國之欽察汗國迫害,因而流落到中亞草原形成無國籍聚落,這些在西伯利亞的無國籍人群普遍被稱為『哥薩克人』,哥薩克人過著一種自給農業、狩獵,沒有永久定居所的生活方式。哥薩克人幾乎隨身攜帶長短槍及彈藥,很強悍、不受約束,為錢賣命而且殺人不眨眼,算是西伯利亞地區很野蠻、令人頭痛的勢力。16世紀很多烏克蘭、波蘭的罪犯紛紛逃到西伯利亞加入哥薩克人行列。16世紀下半葉(西元1550 ~ 1600),西伯利亞汗國相繼被俄羅斯吞併,俄羅斯領土開始逐漸向東方明帝國的邊境延伸,因為馬可波羅遊記的流傳,當時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國家對東方明帝國的興趣越來越濃,俄羅斯沙皇Vasily Shuisky (1552-1612)希望與明帝國建立聯繫,因此於1608年試圖派遣使者前往蒙古並與明帝國接觸。

 

1608托木斯克地區(Tomsk)一個由俄羅斯人I. Belogolov率領的哥薩克分隊向東尋找蒙古與明帝國的過程,遭遇蒙古人的抵抗並被擊退,無奈只好折返,唯一的收穫是從葉尼塞河流域的吉爾吉斯人那裡收集到了一些關於明帝國的資訊。沙皇Vasily Shuisky過逝後,繼任沙皇Mikhail Romanov1616年再度指派哥薩克首領Vasily Tyumentsa (Василий Тюменца)前往東方尋求與東方大明帝國貿易的機會。Vasily Tyumentsa和領隊Ivan Petlin (Иван Петров)5月冰雪融化後,用小船沿著額爾齊斯河向東航行,6月到達了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最東據點托木斯克。在托木斯克地區找到了嚮導後,Ivan Petlin 一行人於8月騎馬從托木斯克出發,之後旅程又持續了六週最後終於抵達烏布蘇湖(Uvs Lake, Убсу-Нур)畔的『蒙古阿勒坦汗國(Altan Khan, Aлтын-хана)』。

 

在俄羅斯的文獻中記載Ivan Petlin見到了阿勒坦汗國的可汗[1-3],這其實是個美麗的誤會,他們來到的國度其實已經不是當年的阿勒坦汗國,而是喀爾喀汗國旗下之和托輝特部(Khotogoid)的地盤,見到的領袖當然不可能是可汗,而是比可汗地位低兩級的台吉。在台吉的蒙古包內,哥薩克人Ivan Petlin向蒙古台吉呈現俄羅斯沙皇的見面禮,包括一件鑲有金色領帶的華麗深紅色俄羅斯長袍、四個罐子及六把哥薩克刀。根據哥薩克人事後描述,碩壘烏巴什(Ubasi Khong Tayiji, Шолой Убаши, 1567-1630)台吉,看上去大約60歲左右,鬍子剃得光光的,黑髮,一雙聰明的眼睛,旁邊坐著蒙古台吉的親信,還有貴族們站著兩旁。

 

在台吉的蒙古包內,哥薩克人見到了明帝國派到托輝特部的使節「高黃王」,蒙古人給這幾位俄羅斯客人講了很多關於明帝國的趣事,並向他們展示了明帝國的東西,例如絲綢織物、白色瓷器、金酒杯。台吉用烤牛奶和奶油泡茶招待俄羅斯使節,並讓這些俄羅斯使節帶一些茶葉樣品回去,這是俄羅斯人第一次接觸到茶葉。碩壘烏巴什台吉承諾,會允許俄羅斯使團借道自己的地盤前往明帝國。

茶 207.jpg

Fig.7: 1636年蒙古高原之政治版圖

 

兩年後也就是1618年,Ivan PetlinAndrei Mundov再度受沙皇指示,在5月冰雪融化後,從當時俄羅斯最東邊據點托木斯克(Tomsk)出發前往明帝國。雖然受沙皇指示前往明帝國,但是Ivan Petlin並不是俄羅斯正式使節,角色倒比較像是商團代表。Ivan Petlin一行人穿過外蒙的和托輝特部、札薩克圖部,穿越戈壁沙漠,進入內蒙的土默特汗國,在土默特汗國曼齊喀圖王妃協助下,跨越長城,於同年8月抵達北京。在中國傳統認知裡,外族訪客必須對天朝朝貢以示臣服,由於沒有帶上貴重的貢品,Ivan Petlin在北京只停留了四天,沒有見到當時明帝國的萬曆皇帝,但收到了萬曆帝給予的貿易特許狀,這份特許狀至今仍保存在莫斯科檔案館中,後來Ivan Petlin在他的筆記中記載著對明帝國的描述,包含古城、庭院、寺廟、服裝甚至萬里長城。曼齊喀圖王妃就是後來被明帝國封為『忠義夫人』的大成比吉(Daičin beiǰi),俺答汗之孫把漢那吉(1553-1583)的妻子,『比吉』即『別姬』的轉音,為『夫人』的意思。

 

俄羅斯王朝改朝換代進入了羅曼諾夫家族統治時代後,在羅曼諾夫家族第一位沙皇米哈伊爾(Mikhail Fedorovich Romanov,1596-1645)領導下,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聯繫不斷擴大,唯獨對東方中國的貿易一直沒有進展。1636年沙皇米哈伊爾還是不氣餒,派遣Vasilii Starkov (Василий Старков)帶著沙皇信件要呈給和托輝特部的首領,當時和托輝特部的首領已經換成前一任台吉的兒子,兒木布額爾德尼(Badma Erdeni Khong Tayiji, Омбо-Эрдэни-хунтайджи, 1627-1657) 台吉。俄羅斯使團希望能循該上一任台吉的承諾,讓俄羅斯人可以過境領土並前往明帝國。Starkov帶來了珍貴的紫貂皮,但是台吉卻回贈四箱約64公斤的茶葉,Starkov很生氣,認為自己被騙了,但是蒙古台吉強行將這些大捆茶葉強加在Starkov回程的馬車隊上。Starkov不清楚這些茶葉究竟是某種樹葉亦或是某種草本植物?當Starkov最終在 1640 年將茶葉帶回莫斯科時,沒有記錄表明沙皇米哈伊爾對茶的禮物有何反應,但是Starkov只能向沙皇陳述,這是蒙古親王強迫他接受的,或許這樣才能獲得沙皇的諒解[1-3]

 

以上就是俄羅斯如何透過蒙古接觸茶葉的始末,之後俄羅斯人為茶葉幾乎到了全民瘋狂的地步,每位俄羅斯人無論身份地位高低,每天都會喝上幾杯紅茶,甚至用茶葉當替代貨幣,到了二十世紀初時,俄羅斯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茶葉消費國。

 

 

7. 德商馬可波羅茶

茶 208-1.jpg

茶 208-2.jpg

茶 208-3.jpg

茶 208-4.jpg

茶 208-5.jpg

Fig.8 德商馬可波羅茶(Marco Polo Tee)

 

Fig.8是德國食品大廠Franz Kathreiner旗下一款著名的茶葉品牌Marco-Polo-Tee,這是另一個與蒙古美麗邂逅的茶葉故事….

 

1829 年,曾經在德意志地區的巴伐利亞王國軍隊擔任中士的慕尼黑商人Franz Kathreiner,在離開軍隊後創辦了一家小工廠,最初專門生產燃料,但從1842年以後開始經營香料、油漆和雜貨的買賣。1870Emil WilhelmFranz Kathreiner家族後代手中買下這家小工廠。但是工廠仍以Franz Kathreiners Nachfolger (FKN) 的名稱繼續經營,“Nachfolger”是德文繼承人之意。1876 Emil Wilhelm的好友Adolph Brougier也加入成為了事業伙伴。在WilhelmBrougier的領導下,FKN公司在19世紀下半葉發展成為德國最大、最重要的食品零售商之一。產品範圍包括葡萄酒、香檳、脂肪產品、巧克力、罐頭食品、蠟燭和茶等食品,後來創立了『馬可波羅茶(Marco Polo Tee)』之品牌進行茶葉銷售,並聞名於德意志地區,飲品業務也包括咖啡豆進口。因為生意興隆,該公司從1876~1888年支付給政府的營業稅整整成長了八倍。

 

1888年遷廠至慕尼黑郊區的Mühldorfstrasse區並擴大規模,成為一家食品加工與批發雜貨專門公司,除了烘焙廠外,還有釀酒廠、果醬廠和卡特拉罐頭廠,甚至於自家工廠內擁有鐵路對外連接,以便於進出貨。1897年改制為GmbH (公司),擁有550名員工,被認為是德國最大的日常雜貨供應商。1928年改制為股份公司並且股票上市。子公司Kathreiner's Malzkaffee Fabriken1934年與Ludwigsburger Firma Heinrich Franck合併成為Franck-Kathreiner's Malzkaffee

 

馬可波羅(Marco Polo)是義大利威尼斯商人兼冒險家,馬可波羅的父親與叔叔於1255年從家鄉出發,作為絲路商旅經中亞前往中國,當時的中國正值元朝時期。1266年抵達當時由蒙古人建立的元帝國之首都元大都(北京),見到了元世祖忽必烈並且受忽必烈請託,忽必烈寫了一封信是要給教皇的,因此託波羅兄弟帶回羅馬。後來波羅兄弟也拿到教皇要轉給忽必烈可汗的回信,並於1271年再度動身前往中國。這一次父親帶了兒子馬可波羅(Marco Polo)一同前往。他們從威尼斯乘船到黑海南岸登陸,然後走陸路輾轉於1275年再度抵達元大都(北京),馬可波羅因為聰慧機靈因而受到忽必烈重用,據聞1291年教皇派遣前往中國的使者,方濟各會神父孟高維諾(Montecorvino),已於1291年經海路抵達元帝國的福建泉州。1292年,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委託,從泉州出發經海路護送蒙古公主闊闊真(Kököchin)前往伊兒汗國(Ilkhanate)成婚。

 

Fig.8的茶葉鐵盒,從盒面的石板印刷判斷,應該是1900~1920之間的產品,極有可能是走西伯利亞鐵路去歐洲的漢口茶。如果真是如此,則茶葉從漢口出發後,沿長江順流而下,至上海港後出海轉向北駛,經海路行駛至大連港後上陸,改走南滿鐵路(南北向之東清鐵路)去哈爾濱,然後轉東西向的東清鐵路,繼續向西駛,直到滿里出國境,然後接上西伯利亞鐵路,最後再輾轉去慕尼黑。用Marco Polo作為商品名稱,無非是想強調他們的茶葉來自東方,而且也是透過中亞絲路進入歐洲,就如同馬可波羅去中國的路線,這其實就是歐洲最高等級的商隊茶(Caravan Tea),另外,馬可波羅來中國時正值蒙古人在中原建立元帝國之際,因此商品的精神又與本文的蒙古故事不謀而合,也算是另一種美麗的邂逅吧!

 

相關文章

vol.47 隱身鐵盒背後的有趣故事(一),商隊茶

vol.48 隱身鐵盒背後的有趣故事(二),可汗

vol.49 隱身鐵盒背後的有趣故事(三),滿大人

 

 

Reference

[1] 烏蘭巴根 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歷史基礎與地緣政治分析, (網路文章)2018

[2] “Китайский чай в России,” Tea Terra (網路文章)

[3] “Из истории чая и чайной упаковки,” Tea Terra (網路文章)

[4] КАЗАКИ В ИСТОРИИ /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XVII в. — 1920 г.)

[5] 濮德培(Peter C. Perdue),中國西征:大清征服中央歐亞與蒙古帝國的最後輓歌,衛城出版,新北,2021

[6] Ологойская битва (1690年,奧洛戈伊之戰,Wiki)

[7] Битва при Улан-Бутуне (1690年,烏闌布通之戰,Wiki)

[8] Битва на Тэрэлже (1696,特雷日之戰,Wiki)

[9] 陳青松,“晚清中俄茶葉貿易路線變遷考,以漢口為中心的考察,”No.2,農業考古,2019

[10] 李曉東、李正吉,東北亞近代空間的形成及其影響,秀威資訊出版,台北,2022

arrow
arrow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