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十三期 

金屬機械相機 (三) - 品牌

 

1989年瑞士Swatch集團買下徠卡後,徠卡所發行的M6絕大部分成了收藏者乾燥箱內的玩具,而不是拍照的機器,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另外,品牌是一種很神奇的概念,它彷彿懶人包,一旦優質的品牌形象建立,消費者可能會在沒有花太多心思的情況下,就馬上把品牌印象連結到高品質與誠信,而且忠誠。但是品牌形象的建立非常不容易,除了技術外還得牽涉文化議題,可能得花上一代人甚至於數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

 

本文我們將探討兩的德國品牌的故事,分別是LANGE(朗格腕錶)LEICA(徠卡相機)

 

 

1. LANGE 朗格腕錶

 

20170921154310-0e4b2aea7022c844be6dcdc56b202ce9-desktop.jpg

                  朗格錶 A. LANGE & SÖHNE

 

瓦特朗格(Walter Lange)一位看似平凡的德國人,從東德逃往西德,而且背負復興家業及提供家鄉就業的重責大任。在東西德剛完成統一時,原東德國營企業因為效率不彰,養了很多冗員,導致財務虧損嚴重。統一後的政府不得不大刀闊斧關掉沒有效率的國營企業,為此不少前東德勞工因而失業,為了讓前東德人民盡早適應自由市場經濟,德國政府有計畫地協助原東德有潛力的企業重新出發,好提升德東地區勞工就業率,瓦特朗格的故事就是那個年代很多這類故事中的其一個。

Lange_Soehne_Walter_Lange_2.jpg

                  瓦特朗格(Walter Lange)

ALS_new_manufactory_aerial_image_2015_02_a6-980x735.jpg

           朗格錶 A. LANGE & SÖHNE 的現代工廠

 

瓦特朗格與瑞士LMHLes Manufactures Horlogères)腕錶集團總裁,布呂萊恩(Günter Blümlein),認識甚早。瓦特朗格曾經向布呂萊恩提過自己在東德的家族腕錶事業過往,這份情報對於經營精品事業的布呂萊恩而言,簡直如獲至寶,因為歷史是精品的靈魂,沒有歷史支撐的工藝品很難成為精品,但是當時東西德尚未統一,瓦特朗格雖然擁有腕錶創辦人曾孫(第四代)的身份,但是因為沒有辦法回到錶廠的原創地,故事性還是弱了一些。

 

1834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下,38個德意志邦國組成了北德意志關稅同盟。在這個組織下不但同盟內各邦國間的層層關稅被取消,更進一步地把原本上百種流通於市面的貨幣,以銀本位為基礎簡化成只剩兩種,分別是北德的塔勒與南德的古爾登。這些原本阻礙貨物流通的因素被排除後,外加鐵路的大量鋪設,北德地區的經濟遂逐漸繁榮起來,工廠一家接一家地開。

a-lane-sohne-history.jpg 800px-Lange_Glashuette_Ankeruhrwerk_63354.jpg

         斐迪南朗格(Ferdinand A. Lange)朗格錶(A. Lange & Cie)

薩克森王國(現在的薩克森邦)自古就是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的精密工業所在,例如精密光學重鎮耶拿(Jena),也是在薩克森邦。而位於薩克森邦緊鄰捷克,人口只有七千人的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正是德國腕錶工業的發源地。

 

原本從事銀礦開採的格拉蘇蒂鎮,在銀礦逐漸沒落後,受到北德地區工業革命氛圍影響。1845年,年僅30歲的斐迪南朗格(Ferdinand A. Lange)為了替沒落的家鄉創造更多工作機會,多次寫信給薩克森政府爭取資金,最後終於獲得皇家薩克森內政部的貸款支持,創辦了朗格錶廠(A. Lange & Cie)1868年兩個年兒子加入後改名為A. LANGE & SÖHNE。朗格錶廠後來成為德國製錶業的領導者及高品質的代名詞。1898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出訪君士坦丁堡時,就曾經贈送一枚由朗格製造的豪華懷錶給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蘇丹。

252_image1.jpg

20170207004883.jpg

SetWidth1680-Lange-1846-Manufaktur-manufactury.jpg

                         第一代的朗格錶廠

 

19世紀末期因為朗格錶廠的名氣,格拉蘇蒂鎮的鐘錶工業發展如火如荼地成長,當時德國各地最著名的鐘錶大師像Julius AssmannAdolf SchneiderLudwig StrasserGustav Rohde等人紛紛彙集到此地設廠生產鐘錶。而鐘錶相關產業如錶殼、指標、平衡輪等工廠也相繼建立,形成德國鐘錶生產聚落,格拉蘇蒂鎮生產的座鐘、立鐘、懷錶、腕表及航海儀器、工業儀錶暢銷德國、歐陸甚至遠至東亞。

 

瓦特朗格(Walter Lange)是創辦人的第四代曾孫,1940年,當時16歲的瓦特朗格,受父親安排進入奧地利卡爾施泰因鎮(Karlstein)的鐘錶學校學習製錶技術。1942年瓦特朗格被徵召入伍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期間兩次負重傷並在撤退中經歷了死裡逃生的經驗。194558日,瓦特朗格作為傷患回到故鄉格拉蘇蒂鎮的次日,朗格錶廠即在蘇聯飛機轟炸下淪為廢墟。瓦特朗格與父親一道參與了戰後錶廠的重建工作。

walter-lange-2.jpg

       少年時期的瓦特朗格(Walter Lange) ,左圖從右算起第二位

 

1948年蘇聯佔領軍把家族錶廠被沒收充公。1951年東德政府將該鎮碩果僅存的七間製錶廠合併後改名為”格拉蘇蒂人民製錶廠(VEB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e,簡稱GUB) ”,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東德國營事業,每年生產十萬只腕錶供東歐共產國家使用。

 

當家族產業被共產黨沒收後,瓦特朗格因拒絕加入政府的工會組織,旋即被命令離開家族錶廠,並前往小鎮附近的厄爾士山開採鈾礦…。此時的瓦特朗格其實心中早已下定決心,說什麼都要離開東德。幾經輾轉與波折,瓦特朗格才終於在西德的佛茨海姆鎮(Pforzheim)落腳,在西德期間瓦特朗格與家族兄弟也曾嘗試在西德恢復朗格錶廠,但所有努力最後皆以失敗收場,因為當時的市場風向已經開始吹往電子石英錶了。1976年,當東西德緊張關係舒緩後,瓦特朗格開始定期回訪故鄉格拉蘇蒂鎮,並將家族前輩留下的錶廠史料拯救運往西德。

 

1989年柏林牆倒塌東西德合併,為朗格錶廠的復興迎來新的契機。瓦特朗格於1990年獲得瑞士LMH腕錶集團的財務支援後,重新在德國註冊成立朗格製錶公司。瓦特朗格學習曾祖父的做法,在故鄉格拉蘇蒂鎮招募雇員,並將雇員全體送往瑞士萬國錶(IWC)製錶中心學習雕刻及電腦技術,開始著手打造復興之後的第一款腕錶-Lange 1。同為LMH集團的萬國錶(IWC)和積家錶(Jaeger-LeCoultre),也不吝給予朗格現代製錶技術上的奧援。

A-Lange-and-Sohne-Glashutte-watchmaker-close-up.jpg

           一只頂級機械錶,組裝時間往往長達八個月以上

 

1994年一舉推出四款復興後的產品,包含旗下最著名的錶款Lange 1。偏心式的時分錶盤設計、手工鐫刻的自製機芯,並且刻意保留大視窗日曆設計。而原先的那家前東德國營格拉蘇蒂人民製錶廠則改名為格拉蘇蒂股份有限公司(Glashutter Uhrenbetrieb GmbH ,簡稱GUB)

 

瓦特朗格始終忘不了1994那年,他戰戰兢兢地對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經銷商和50位記者宣布朗格錶重生。連他也沒想到,德式嚴謹精密但卻又簡潔細膩的製錶技藝豔驚四座,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的12家經銷商當場下訂,由於123支錶無法平分,最後只好用火柴棒抽籤決定,「我頓時鬆了一口氣,當下便知道成功在望,」瓦特朗格說。

 

 

 

2. 腕錶工藝

 

251_contentimage2.jpg

                                         摘自 時間觀念 Time Square

 

朗格迅速在國際腕錶市場竄起,品牌定位成功是關鍵。瓦特朗格一開始就為「現代朗格」訂下目標。他宣誓朗格只製造機械錶,僅生產黃金、鉑金等貴重金屬錶殼的手錶,非自製機芯不用,不同錶款還使用不同的基礎機芯,且所有零件都以最精密的機械在德國製造,再以人工打磨,重點是必須把年產量控制在幾千枚內,確保稀有性。雕刻師用至少20種不同雕刻刀進行雕刻,由於雕刻師們擅長的手法各具特色,因此每一只腕錶內的雕刻品都有如技師個人的簽名一般,也可以把客戶的名字或家徽刻在錶內。組裝及校驗需要熟練的技師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完成。

spiral-contemporain_opt.jpg        A5escapement.jpg

         擺輪與游絲發條                      擒縱結構

 

機械錶的動力分為兩種,手動上發條及自動上發條。手動上發條是每天透過對機械錶上發條好保持機械錶運轉的動力不虞匱乏。而自動上發條則是透過擺輪(Balance Wheel),擺輪的構造是上圖中那個重心配置沒有圓對稱的金色輪狀結構,而游絲(hair spring)則是擺輪中間那個有點像蚊香的螺旋彈簧。透過腕錶主人的手臂擺動,因為擺輪重心非對稱所致,這會造成擺輪轉動,並且進一步對游絲作上發條的動作,因此機械錶的動力就以這種彈簧位能的形式儲存在發條內,即便卸下腕錶,這樣的彈簧能量仍可以維持機械錶八小時運作沒有問題。

251_contentimage3.jpg

 

我們聽到機械錶的秒針走動時會發出滴答滴答聲響,這種聲響就是擒縱結構(Escapement)運作時所發出的聲音。因為發條彈簧上緊後隨著秒針的行走,發條彈簧會逐漸變鬆,因此必須透過擒縱結構來確保秒針每格轉動的時間間距是固定不變的。

250_contentimage8.jpg

     結合擺輪、游絲發條、擒縱結構及飛輪的陀飛輪系統

 

陀飛輪(Tourbillon)是由法裔的瑞士著名鐘錶大師寶璣(Abraham Breguet)1795年所發明。陀飛輪(Tourbillon)的結構是把擺輪、游絲、擒縱系統設計在同一旋轉軸上運作,並透過手錶運行時陀飛輪不斷地旋轉,來減少地心引力對手錶運行的影響,但是現代陀飛輪比較多的賣點卻是在創意的造型與精密機械結構上。自從寶璣大師於1790年發明陀飛輪直到1950年止,在這160 年的歲月裡,全世界出現了具有陀飛輪的懷錶及手錶,數量大約只有600只,因此這些裝置了陀飛輪的手錶就成了事業有成,又不想珠光寶氣的中產階級的最愛。

250_contentimage9.jpg

                         錶殼的手工雕刻

 

3. 石英錶之亂

1970年代因為電子石英錶的發明,造成瑞士鐘錶從業人員將近2/3失業,瑞士人稱這段歷史為"石英錶之亂"。

石英錶是瑞士人於1967年發明的,但是當時瑞士是全世界機械錶的最大生產國,對於這種可能會動搖瑞士錶在世界市場地位的先進技術,瑞士人實在內心充滿矛盾與忐忑不安。石英腕錶的核心包含IC電路,由電池供應電能讓石英振蕩器產生震動,振蕩器產生32768 Hz的震動而且極為精準,這意謂震盪器每秒會輸出32768次的電流脈衝,去推動步進馬達旋轉指針,這樣的架構年度誤差非常低,每年少於一分鐘,即每天少於一秒。而頂級的機械錶充其量也只能達到每日數秒的誤差,這意謂石英錶的精度比最頂級的機械錶高十倍甚至於百倍。

 

1969年日本精工(Seiko)推出史上第一款量產型電子石英錶(Quartz-Astron 35SQ),接著1973年日本精工再次推出具備液晶螢幕的數位電子錶(06LC)。至此,機械錶開始招受到巨大壓力,機械錶因為大大小小上百個金屬零件,成本降低的空間實在很有限,而且單純從計時的角度來看,機械錶的準確度也沒有電子錶來得精確。

Seiko_35A.jpg  astron35sq.jpg

          日本精工(Seiko)電子石英錶(Quartz-Astron 35SQ)1969

 

此外,當時日本錶業集中在幾家大公司,而瑞士因為歷史因素使然,鐘錶產能分散在數百間的小公司,這些小公司從超過一千家的零件生產商那裡,購買零件回去製作自己的錶。這樣較為破碎的結構在發展新科技與經濟效率上都較為不利,使得瑞士未能即時跟上石英革命的腳步,市場佔有率大減。因為石英錶的問世,瑞士鐘錶職人總數從1970年的九萬人裁員至1984年僅剩二萬八千人。為此,瑞士機械錶的製造商必須幫機械錶找新的出路,重新定位機械錶的商品價值。機械錶有幾個重要的特質,這些特質正是機械錶之所以跳脫純報時工具轉而成為飾品收藏品的原因。

 

(1) 有高故事性且吸引人的歷史。歷史是精品的靈魂,沒有歷史背景支撐的精品,很難擄獲忠誠粉絲的心。

 

(2) 如果不是每天配戴,只有出席特殊場合時與首飾一起搭配使用,經適當地保養機械錶的壽命絕對可以超過百年沒有問題,因為金屬本身就是很耐久的材料,唯一的耗損就只有潤滑油。這意謂機械錶的壽命可以很長久,永恆是精品的第二個重要指標。

 

(3) 機械錶投入大量,有經驗工匠的工時,來進行組裝、測試與雕刻,精準高質量的錶款組裝時間甚至於長達八個月以上,更重要的是限量。對於已經停產的錶款,心儀的消費者有可能會發生不易買到的窘境,這種對物質匱乏的不安全感會推昇產品的交易價格。

 

(4) 機械錶體積小質輕,具備與鑚石、寶石、首飾類似的屬性,是精密會動的頂級藝術品。另外,從保管的角度來看,機械錶被安全保存的代價,相對比較低,畢竟對於一個財富擁有者而言,看管10公噸的鋼鐵與看管一枚等值的機械錶,機械錶的場地成本明顯低很多。

 

上個世紀的1980年代,紐約名流們忽然戴起了二次大戰以前的腕錶,並引為時尚。他們偏好象徵家族精神傳承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lppe)或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這股風潮一開始就很懷舊,並且,很快從美國吹到日內瓦、巴黎、倫敦、香港、東京….1980年蘇富比拍賣古董手錶時古董錶的行情還很低迷,然而因為媒體的推波助瀾及瑞士錶商刻意在拍賣會場上高價購回昔日該廠所生產的手錶,古董錶成為繼鑽石之後避險保值的投資工具之一。高價購回自己昔日生產的舊錶其實是一種商業操作,目的是為了推昇品牌價值並著眼於新錶的銷售。這是機械錶廠結合文化、藝術、媒體與時尚所做的努力,精品文化的形塑一直是歐洲的強項。

primetime-june17-watchauction-4.jpg

                         國際古董錶拍賣會

 

也許讀者會很納悶,機械錶機械相機有什麼關聯呢?因為唯有弄懂機械錶的商業模式,這才有助於清楚理解後面我們即將要介紹的徠卡,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4. LEICA徠卡相機

 

1980年代,面對日本把相機電子化、塑膠化,走高品質路線的徠卡面臨史無前例的挑戰,該隨波逐流?抑或是重新定義機械相機價值?這個問題困擾著徠卡歷任經營者....

 

徠茲家族(Ernst Leitz Family)在經營徠茲公司(Ernst Leitz GmbH)超過一百年後,終因日本競爭對手的出現而發生財務警訊,公司從此經歷了超過三十年漫長又紛亂的財務重整。重整期間徠茲公司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一度成為瑞士Swatch集團的一員,德意志銀行也曾努力想救回這一家扛著德國招牌的光學公司,但最後是由奧地利的Kaufmann 家族控股公司把徠卡留在德國。徠卡的發展到底該堅持原德國科學路線?還是新瑞士精品路線呢

 

從經營的理念來區分,徠卡大概可以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1864-1986):在徠茲家族歷經四代的用心經營下,徠卡已創造出對攝影界無可取代的卓越成就。從這期間的徠卡產品,我們可以清楚嗅出德國人那份頑固質樸、但對科學工藝卻又毫無妥協的性格。幾乎所有徠卡具意義、值得收藏的歷史機都出自這個時期。

 

         620x792x2.jpg

史上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女性飛行員 Amelia Earhart 及她的Leica相機

 

徠卡有把特殊編號的機器贈送給當代成就傑出科學家的傳統,例如第一千號是送給Giessen大學著名皮膚科Schulze教授 (1925),而第一萬號則贈送給飛船經營者Hugo Eckener博士(1928),第兩萬五千號在1929年贈送給瑞典籍中亞探險家斯文赫定(Sven Anders Hedin)

 

tumblr_nf3s15iw8u1rk8k5ao1_500.jpg

Rommel_with_camera.jpg

    德國名將隆美爾(Eugen Rommel)也是Leica的粉絲

 

徠茲發展照相機事業初期配備Anastigmat f3.5/50 0-series相機,有將近30台出廠,編號從101130,這批相機大抵是出貨給徠茲公司的顯微鏡銷售商作為科學紀錄用途。組裝基地則是位於Lahn河畔的顯微鏡零件Hausertor工廠,這間工廠是徠茲二世在1921年向Riemenfabrik皮帶公司購買的,用來生產顯微鏡的細小零件例如螺絲、旋扭等。從1923年一直到1930年,徠卡相機幾乎都在這個美麗的小工廠小量生產。

leica-0-series-westlicht-738x492.jpg

leica-0-series-720x720.jpg

                2012年,編號 116  0-series 歷史機,以 216 萬歐元賣出

 

2011年一台編號107的徠卡0-series歷史機在維也納的古董攝影器材拍賣會上(WestLicht Photographica Auction),以132萬歐元賣出。次年編號116的徠卡0-series歷史機在同一個拍賣會以216萬歐元,由亞洲一位神秘收藏家買下。雖然在徠茲家族經營時期,公司就有發行紀念機的操作,但數量不多次數也不算太頻繁,所以市場總是需求孔急。紀念機的歷史意涵不深,真正有經驗的收藏家對紀念機的熱情其實沒有想像中高。

 

192206301066aac0ba2064.jpg

19220634910654382e0869.jpg

              紀念機的歷史意涵不高

 

徠卡的第二時期(1986-2011)是由瑞士Swatch集團接手,並且把徠卡的路線從德國科學路線切換成瑞士精品路線,企圖繼機械錶之後欲把徠卡機械相機進一步打造成有價精品。Swatch集團的品牌策略在1990年代曾經是商管學院的熱門顯學。但事實上,昔日老徠卡迷對徠卡的仰慕是來自徠卡相機在科學進步(鏡頭)與耐用(機身)上的卓越貢獻,新經營團隊這種過度消費徠卡歷史的作法其實是炒短線,毀譽參半。徠卡如果沒有在科學進步性方面持續耕耘,未來年輕的新消費族群就會對這個品牌逐漸感到陌生,品牌的含金量也會逐年下降。

 

在第二時期,徠卡發行的M型機絕大部分都成了玩家的收藏品,徠卡的鏡頭質素非常高,這些相機沒有拿來拍照,只是放在主人的乾燥箱實在非常可惜。此外,為滿足全世界徠卡迷對於紀念機的飢餓需求,徠卡幾乎使盡全力發行紀念機,讓每一位購買紀念機的徠卡迷都能微笑填滿心中那股殷殷期盼多年的渴望,當然!!徠卡公司也是荷包滿滿。第三時期(2011-至今)由奧地利Kaufmann 家族(55%)及美國黑石集團(45%)擁有,把徠卡的路線又重新調整回德國科學路線,外加一點點時尚。

 

我們再把話題拉來回到金屬機械相機.....。對比機械錶,機械相機滿足了(1)歷史故事,(2) 機械壽命長,但卻無法滿足(3)產量少,也很難滿足(4)飾品性,此外,相機的變現(快速換成現金)的能力也沒有腕錶好。機械相機生產數量通常不低,再加上現代網路資訊流通頻繁,交易方便價格透明,欲作為古董進行高倍率炒作的空間其實有限。此外,古董機械腕錶可作為象徵身份地位的飾品來配戴,出席公開活動,但是我們沒有聽說過有人刻意脖子上掛一台古董相機,用來出席活動時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這是為什麼相機很難時尚化的原因。

 

目前在國際網拍賣市場上等待新主人,第二時期發行的紀念機,多到有點氾濫,這是很簡單的數學,一旦能炒作的標的物多了,稀有性必然降低。徠卡迷期待的到底是科學的徠卡?還是精品的徠卡?恐怕還要繼續觀察幾年才能下定論,姑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後記

ADAGIO  華順文化 是臺灣第一家 文創主題 鈦餐具品牌。

Adagio 華順文化 Facebook:

CCWS 華順文化 Facebook:

 

相關文章請見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一) - 戀物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十三期,金屬機械相機 (二) - 鏡玉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二十三期,金屬機械相機 (四) - Kern Aarau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五) - 專利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七期,金屬機械相機 (六) - 薄膜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八期,金屬機械相機 (七) - Exakta (上集)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九期,金屬機械相機 (八) - 自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