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三十九期 

金屬機械相機 (八) – 自動

 

 

I. 前 言

現代電子相機…每台都具備『自動曝光』功能,我們從沒有懷疑過,甚至於視為理所當然,這需要懷疑嗎?對沒有經歷過機械時代的年輕人,或許很難想像,但是…『自動的(Automatic)』這件事在相機發展史上,確實是件了不起的成就,它不是一下子突然發生的,是很多人跌跌撞撞努力超過三十年後才慢慢辦到的。

 

荷蘭 ASML最新型EUV極紫外線曝光機,使用波長13.5奈米的光線,這只有可見光波長的1/30,意謂這種光線的『理論解析度』可達可見光的30倍。這種波長之電磁波無法在任何光學玻璃內傳播,因為會被玻璃完全吸收,只能使用反射鏡,而反射鏡薄膜使用特殊鉬矽(Mo/Si)材料,超過一百層,目前也只能達約末70%的反射率。ASML這台EUV曝光機售價超過3.6億美元,其中波長13.5奈米的光源來自美國Cymer,光學系統含反射鏡則來自德國Zeiss

 

德國蔡司(Zeiss Ikon)毫無疑問是全球光學界首屈一指的巨人,成立超過175年,2022年營收95億美元,毛利率60%,員工數38,000人,其中德國境內約17,000人。蔡司產品的營收佔比為:半導體設備相關32%,工業製造與檢測相關24%,生醫設備相關26%消費性產品18%攝影器材只是蔡司消費性產品的一部份產值而已。其他公司2022年表現,例如Nikon (37億美元,毛利率42%,員工數18,800) TSMC台積電 (736.7億美元,毛利率60%,員工數61,700)

 

蔡司今天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實則得利於1973年一項不得已的忍痛決定,把起家但虧損累累的攝影器材外包到日本生產,之後投入大量精力開發更先進的工業製造設備。停止相機生產前的最後努力是Contaflex S (1968-1972)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 (1968-1972)這兩部代表性相機,尤其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使用了當時最新無段變速電子快門,具備光圈先決自動曝光能力,還能紅外線遙控相機,可交換鏡頭群也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光學,但是四年內僅僅生產3100台,售價太高根本乏人問津。1973年蔡司開始與日本Yasica接觸,兩年後推出共同開發,在日本生產的Contax RTS,及蔡司設計日本代工的交換鏡頭群供RTS搭配。依稀記得1988年當時臺灣市場的鏡頭零售價,以50 mm / f1.4標準鏡頭為例,分別是5,000台幣 (Nikon)10,000台幣 (Contax RTS),及22,000台幣 (Leica)

 

撰寫本文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釐清19601970年代,德國蔡司這位光學巨人在『自動的(Automatic)』這件事究竟做了哪些努力?及最終決定把相機生產轉往日本時,為何捨棄Ashi Pentax?改為Yasica?為了這好笑理由,筆者花了點時間把相機自動化歷程,按時間先後順序,用五個技術世代來區分,分別從第零代(1938) ~ 第四代(1976)。一般而言,快門由彈簧恢復力驅動者,為機械相機,由電力驅動者,為電子相機。前三代都是機械相機,是屬於半電子的電磁機械自動化(Electromagnetic mechanical automation),而後兩代才是真正電子相機,是真正的全電子自動化(Electronical automation)

 

一百年前,摺疊相機(Folder camera)問世與製造,讓攝影這事無論價格還是使用,平易近人許多。話雖如此,每次拍照還是免不了調焦距、定光圈、設快門..才算完成拍照程序,結束後心情總是忐忑不安..直到照片沖洗出來那刻才終於心中石頭落了地..,『正確曝光』確實是件挑戰。1960年代前,測光錶的使用尚不普遍,相機製造商無不絞盡腦汁希望開發出具備自動曝光功能相機,好降低操作門檻,增加買氣。所幸黑白年代,底片寬容度尚大,只要沒有差太多照片大概都還洗得出來。

 

科學家與工程師的任務很不一樣,科學家向未知領域探索新知,而工程師則是把握當下之製造能力極限,把新知化為商品。從新知變成商品的道路往往得走很久,短則三十年、長則兩百年,關鍵是那個『當下製造能力』。以二行程引擎為例,從法國物理學家帕潘(Denis Papin) 1682年觀察到物理實驗等級的內燃機,到1860年,比利時工程師勒努瓦(Étienne Lenoir)發明以煤氣(coal gas)為燃料的二行程內燃機止,中間經歷了178年。這178年內不斷有人嘗試製造各種款式內燃機,但都因為效率不彰而被市場淡忘,效率不彰的原因,一則是當時人類對熱力學知識普遍不足,其二,是當時加工精度不夠

 

1931年第一款商業化硒(Se)測光錶被Rhamstine Electrophot公司製造出來,雖然更早前就知道這種材料的光電特性,但一直到1930年代初期鍍膜技術有了明顯進展,光電轉換效率提高後,才讓應用露出曙光,這距離1873年首次發現該材料的光電效應後,已經超過了六十個年頭。使用在測光錶的硒材料雖是薄膜,但卻不是半導體PN雙層結構。材料照光後,因低能階之束縛電子躍遷到高能階變成自由電子,因此產生電流,這種照光後產生的電流有時候也被稱為『光電流』。之後,測光元件一路由硒Se (1931),硫化鎘Cds (1965)進步到矽基光電管SPd(1977),感光靈敏度也一路進步、越來越好,元件穩定性與壽命也都有長足進步。以上三種感光材料只有矽基光電管SPd (Silicon-based Photodiodes)是採半導體PN架構。

 

世界上第一台內建硒Se測光錶的相機是1935年的Zeiss Ikon Contaflex TLR, 也只有這種最頂級奢侈相機才裝得起測光錶,這種測光錶與光圈、快門沒有連動,是功能獨立運作的測光錶,操作者看完測光錶指針後,得按自身經驗來判斷光圈與快門的設定,見圖11936年另一款奢侈相機Zeiss Ikon Contax III也跟進,見圖2

Agfa_17.jpg

1. Zeiss Ikon Contaflex TLR (1935)

 

Agfa_18.jpg

2. Zeiss Ikon Contax III (1936)

 

II. 第零代,Kodak Super Six-20 (1938)

之所以稱第零世代是因為這個技術發展並沒有獲得真正的成功1938年美國柯達推出一款片幅6 x 9 cm的摺疊相機Kodak Super Six-20,這部相機當時售價$ 225美元比萊卡相機還貴,因為他具備最先進的自動曝光功能,見圖3。相機的自動曝光原理與後面我們即將介紹的Agfa Optima相同,容後面再詳述。首先,這部相機有一個面積不算小的硒Se測光錶,測光錶表面上的那些一顆顆微小稜鏡是為了讓更多光線進入測光錶,有了微小稜鏡即便大入射角度的光線也能順利抵達硒薄膜。這是史上首次嘗試快門先決(Shutter Priority)自動化的相機,但是設計尚處於啟蒙階段,市場評價冷淡,約末只製造700多台就宣告結束了。

Agfa_19.jpg

3. Kodak Super Six-20 (1938)

 

III. 第一代,Agfa Automatic 66 (1956)

對機械有興趣的朋友應該對二行程引擎的運作原理感到不陌生才是,活塞往複運動週期越短,機車輪子跑得越快。這世代的快門擒縱設計與二行程引擎類似,『擒縱(escapements)』故名思義,一抓一放,也就是啟動快門與關閉快門。這個快門擒縱設計包含活塞、汽缸及位於汽缸進氣口的遮片。光照射硒Se測光錶後產生光電流,光電流流經檢流計(Galvanometer)去移動進氣口的遮片,藉以改變汽缸進氣口大小,檢流計的原理容後介紹。

Agfa_07_DBP 923525.jpg

4. 西德專利DEP 923525 (1955)

 

汽缸進氣口大,汽缸進氣快、排氣也快,活塞往複運動週期短,屬於高速快門。反之則屬於低速快門。位於義大利北部South Tyrolean省,靠近奧地利的城市Bolzano,有一家攝影器材公司Durst SA,在1952年向西德申請上述這種氣動快門擒縱專利,並於1955年獲得專利,編號DEP 923525,見圖4,據說靈感來自戰爭期間一架墜毀在義大利的美軍轟炸機上儀錶。1956年將專利授權給西德Agfa開發出Agfa Automatic 66,自己則於1960開發出Durst AutomaticaAgfa Automatic 66當時定價498馬克(相當於118.6美元),約末只製造5,000台,當時Leica IIIg+ 50 mm f2.8 Elmar的定價則是234.0美元。Durst Automatica的生產數量約末11,000台,勉強算是第一代成功的自動化相機。

Agfa 04.jpg

5. 義大利Durst Automatica (1960)

 

Durst Automatica,見圖5。鏡頭採用帶薄膜的Schneider Durst Radionar 45 mm / f2.8,快門是採用德國Gauthier公司製造的特殊的Prontor SVS 快門,速度為 1 - 1/300 秒。討論這款相機的自動化機制之前,先讓我們複習一下『檢流計(Galvanometer)』的工作原理,見圖6,當電流通過線圈(Coil)時,電流與線圈兩旁永久磁鐵所建立的磁場B發生作用,進而產生磁力矩,該磁力矩導致指針想要轉動,而環形彈簧(Spring)的恢復力卻想阻止指針轉動,一開始指針轉動力量大過彈簧恢復力,因此指針繼續轉動,隨著轉動角度逐漸增加,彈簧恢復力也伴隨增加,當兩力達成平衡時,指針停止不再轉動。通過線圈(Coil)的電流大小,與指針停止後的偏轉角度(Scale)成正比,因此可以按指針偏轉角度來反推通過線圈的電流大小,這是早期用來測量電流或電壓的基本設計。

Agfa_08.jpg

6. 檢流計(Galvanometer)

 

7Durst Automatica構造示意圖,其中A~C是硒測光錶,F是汽缸進氣口的遮片,G是汽缸進氣口,H是活塞,L是快門致動桿,活塞與快門致動桿構成氣動快門擒縱,活塞往複運動週期就是快門打開與關閉的間隔時間。操作者必須先選定一個光圈,然後相機會自動搭配一快門速度,因此屬於『光圈先決(Aperture Priority)』的自動模式,而且快門是近似無段變速。在光亮度太暗或太強的極端情況下,這台相機的自動會誤判而曝光失敗,大部分時候,操作者還是需要看一下測光指針,確認指針是否因太暗歸零、或太亮破錶。

Agfa_06_Durst Automatica.jpg

7. Durst Automatica的自動原理

 

Agfa 01.jpg

8. Agfa Automatic 66 (1956)

 

Agfa Automatic 66的設計比Durst Automatica更細緻一些。片幅6 cm x 6 cm Agfa Automatic 66就被公認為史上第一款成功具備光圈先決自動模式的相機,鏡頭是75 mm f/3.5 Color-Solinar,光學設計類似Zeiss Tessar,見圖8。其自動原理說明如下,見圖9Lens Grind、LouversPhoto cell三者構成硒Se測光錶,測光錶的光電流流經光圈的Contacts for resistorAgfa的設計高明之處就是在此,操作者必須先選擇一個光圈,選擇不同光圈,光電流會走不同路徑,每條路徑的電阻值都不相同,例如f3.5路徑的阻值是75 Ωf5.6路徑的阻值是150 Ωf8路徑的阻值是300 Ω…依此類推。光電流回到檢流計後(圖8沒有畫出檢流計),去移動Moving Arm也就是進氣口遮片Air Drum是汽缸,Piston是活塞,活塞往複週期決定快門打與關閉的時間間隔,Timing Cable只是一條單純的管子,管子裡面有條金屬線連結到快門開關,可以控制快門打開或關閉。

 

操作者選擇大光圈搭配小阻值路徑,小光圈搭配大阻值路徑。因為大光圈者電流大,可以搭配短週期活塞往複運動,也就是高速快門。同理,小光圈者電流小,必須搭配長週期活塞往複運動,也就是慢速快門。這樣的設計可以避免指針因太亮而破錶,所以比Durst Automatica的設計進步一些。總之,這種設計,快門動作的重複性會好?鬼才相信!! (笑),但無論如何,這是當時工程師們最大的努力成果

Agfa 05.jpg

9. Agfa Automatic 66的構造示意圖

 

 

IV. 第二代,Agfa Optima (1959)

第二代自動曝光技術涉及一關鍵基礎專利,『指針捕獲曝光方法(Trapped-needle exposure)』,這項技術專利權掌原本握在美國柯達手裡,也就是第零代那部Kodak Super Six-20的設計,專利編號 US Patent 2058483 (1936)1934申請1936年通過,見圖10。這專利在1954年到期,之後超過二十年的時間被德國與日本相機製造商大量使用。美國柯達毫無疑問是攝影器材界巨人,很多關鍵技術的創始都與柯達有關,並且掌握關鍵基礎專利,例如戰後含鑭低色散玻璃、及後來的數位相機等等。

Agfa_16.jpg

10. Kodak Super Six-20,US Patent 2058483 (1936)

 

1959年,德國推出Agfa Optima original,是款市場銷售很成功的快門先決(Shutter Priority)自動相機,見圖10。該Optima系列相機從1959年一直生產到1981年,是Agfa的長青招牌產品。它的Compur型快門內有兩組可動葉片組,一組是光圈,另一組是快門。操作者得先選定一快門速度,然後硒Se測光錶會自動搭配一合適光圈,見圖11,因此在性能上是屬於光圈有段變化的自動。相機快門上彈簧後,光圈葉片先被撐到全開,光線進入硒Se測光錶產生光電流,光電流去驅動檢流計的指針發生轉動,按下快門後,指針捕獲桿(Trapped bar)會去把指針固定住,捕獲桿上有很多齒恐,每個齒恐代表一個光圈大小,見圖12。然後光圈葉片由全開狀態,透過彈簧恢復力,光圈口開始縮小,縮小至定位後,停止繼續縮小,接著,快門以操作者設定的速度進行曝光,時間到了,快門關閉並結束曝光。

Agfa_10.jpg

10. Agfa Optima Original (1959)

Agfa_09.jpg

11. Agfa Optima的快門先決(Shutter Priority)自動曝光機制

 

Trapped needle-1.jpg

12. A檢流計、B檢流計指針及C光圈捕捉桿

 

關於指針捕獲的原理,詳細說明如下,見圖12,光線照射硒Se測光錶後產生光電流進入檢流計(A),檢流計指針發生轉動,B是檢流計指針(needle)C是光圈捕捉桿(Trapped bar),光圈捕捉桿上每個齒孔位置代表個別光圈值。按下快門後,光圈捕捉桿(C)會往檢流計(A)的方向靠近,並且卡住指針(B),接著..後面的動作,前面已經說明過了,我們就不再重述。每家的機構設計可能略有不同,但原理大概是如此。

Agfa Optima original成功的快門先決(Shutter Priority)自動曝光模式在1960年代被德國其他品牌相機相繼模仿,例如Kodak Retina Automatic I (1960)Voigtlander Ultramatic (1961)Zeiss Ikon Contaflex Super B (1962)。日本工廠也是大量採用,因為沒有基礎專利的困擾,而且實際操作也真的可行,因此被使用到1980年代以後才慢慢淡出市場。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所討論的相機在自動曝光過程都沒有使用電池,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真正的電子自動化,或許應該稱為『電磁機械自動化(Electromagnetic mechanical automation)比較恰當,算是一種半電子、半機械的自動化。接下來,歷史就要開始進入全電子自動化的時代了。

 

 

V. 第三代,Yasica Electro 35 (1965)

Yasica Electro 35是一部很成功的相機,光圈先決(Aperture-priority)自動曝光,它的成功在於它是第一部真正意義的電子相機,見圖13,而且快門是電子無段變速。既然是全電子相機,當然就得從電路圖來分析其原理,見圖14 ,這是Yasica的美國專利US Patent 3460450 (1969)1965年申請1969年通過。但是這樣的電路圖不容易一窺其貌,因此我們把它簡化成可說明的簡版電路,見圖15

Agfa_14.jpg

13. Yasica Electro 35 (1965)

 

Agfa_20.jpg

14. Yasica Electro 35,US Patent 3460450 (1969)

 

15原理說明如下:Cds是一種由硫化鎘(Cadmium Sulfide)材料製成的光敏電阻,當光照在Cds材料時,材料低能階的電子會躍遷到高能階形成自由電子。材料內的自由電子增加意謂材料的電阻下降。所以當光照射Cds後會導致材料電阻下降,同時電流升高,因為V = I · R,電壓V固定,電阻R降低,電流I升高,所以,從電流改變量就可反推照光的強度。Cds併聯電阻R2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電流過大導致Cds燒毀。

 

但是這種光電流不夠強,所以讓電流通過TR-1TR-1是顆BJT結構的電流放大器,約末可將訊號電流大100倍。

Agfa_12.jpg

15. Yasica Electro 35電路示意圖

 

操作者先透過手動來轉動鏡頭光圈,例如從f1.7 ~ f11..等等不同的光圈選擇。光圈確認後也意謂確定了電流接下來究竟要走哪一條路徑,例如R9 ~ R14共計六條不同路徑。以f1.7為例,當光通過這級光圈開口時,必須搭配一組高速快門才能正確曝光,所以R9的電阻值必須最大,R14電阻值最小,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走R9路徑的訊號產生最小電流,而走R14路徑的訊號產生最大電流。

 

電流經過第二枚電流放大器TR-2後開始對電容C1進行充電,電容C1的電荷充飽了後會自己斷路並處於待機狀態,等待指令隨時準備放電。Switch開關S6S4是連動開關,S6 offS4 onS6 onS4 off。當操作者按下快門按鈕後,會啟動Switch S6S6呈現on導通的狀態,因此C1內的電荷開始進行放電,從電容C1放出來的電流經TR-3放大後進入線圈電磁鐵(Electromagnet)並產生磁力,該磁力會吸引永久磁鐵M1,並導致M1離開原來的位置,進而啟動機械裝置並打開快門。

 

照光越強,電容C1內的儲存電荷越少,因此放電時間短,屬於高速快門模式。同理,弱光時,電容C1內的儲存電荷多,因此放電時間長,屬於慢速快門模式。當電容C1放電結束後,線圈電磁鐵因失去電流而喪失磁力,因此彈簧恢復力將永久磁鐵M1再度拉回原來位置,快門再次被關閉。

 

Yasica Electro 35是一部很成功的相機,它的成功在於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的電子相機。與前一世代的技術相比,快門是無段變速,曝光更正確精準,此外,電容放電的重複性也比機械彈簧高

 

Yasica Electro家族中,型號3535 Pro在日本製造,產量約29萬台(1965-1968),之後的型號在香港製造,產量約150萬台(1965-1974)。因為Yasica Electro 35生產數量龐大,二手市場非常便宜,而且取得容易,此外,內部電路屬類比架構,相對單純,只要具備基本電路知識玩家都可理解電路構造,相關零件市場上也大致上還買得到,因此,美國有些專門針對改造這台相機的社團應運而生,這不也正是,玩老機的樂趣之一嗎?

 

VI. 第四代,Canon AE-1 (1976)

1976年日本Canon公司推出史上第一部採用CPU晶片的單眼反光鏡相機,見圖16,這種自動化技術可被歸類為第四代自動曝光技術。上一代的自動曝光技術雖然已經全電子化,但是屬於類比電路(Analog circuit)架構,類比電路的缺點是當零件伴隨年紀增長開始老化後,曝光正確性也會逐年降低。此外,類比電路在增加其他智能功能的擴展性上也比較受限。有關類比與數位電路的特性比較,我們留在附件中補充說明

Agfa_15.jpg

16. Canon AE-1 (1976)

 

Canon AE-1的電路屬數位(Digital circuit)架構,數位系統即便電子零件發生老化,只要沒有出現訊號誤碼,仍舊可以精準執行動作,使用CPU晶片的結果讓相機彷彿一部小電腦,見圖17。因此可以加入上一代自動相機沒有辦法執行的複雜功能。

Agfa_11_Canon AE1.jpg

17. Canon AE-1內部電路

 

現代電子相機無論自動對焦、亦或是數位相機,基本上電路架構都不脫Canon AE-1的框架,只是使用了更新、功能更強大的新研發晶片。Canon AE-1是一部很成功的相機,銷售超過570萬台,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設立的「未來技術遺產」獎項,是為了表揚日本過去傑出工業和科學發展成就的產品。Canon AE-1被獲選為2021「未來技術遺產」代表產品。

 

VII. 結 論

德國光學巨人蔡司忍痛將相機生產移往日本前的最後兩款經典單眼反光鏡相機(SLR)分別是Contaflex S (1968),圖18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 (1968),圖20,其中Contaflex S是使用第二代自動技術的機械相機,而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則是使用第三代自動技術的真正電子相機。兩部都是採用鏡後測光(Through-the-lens exposure metering; TTL),測光元件都是硫化鎘Cds光敏電阻,因此兩部都需要電池。其中Contaflex S的專利為US Patent 36027171969申請1971通過,見圖19。而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的專利則是US Patent 3158927,1966年申請1970年通過,見圖21

Agfa_24.jpg

18. Contaflex S (1968)

 

Agfa_22.jpg

19. Contaflex S,US Patent 3602717 (1971)

 

Agfa_23.jpg

20. 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 (1968)

 

Agfa_21.jpg

21. 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US Patent 3158927 (1970)

 

Contarex Super Electronic的電路原理與Yasica Electro 35極為相似,幾乎是同時發展,專利申請的時間點約末只相差一年。作者猜測蔡司設計這台天王相機過程,電路設計可能參考了Yasica Electro 35,因為蔡司提出專利申請的時間點,Yasica Electro 35已經在市場賣了一年,所以蔡司必須提出一個可以避開Yasica專利的電路設計。或許是基於這段經驗,蔡司最終選擇與八洲光学工業株式会社(Yasica)合作,理由應該就是著眼於八洲傑出的電子技術成分居多,八洲光学在第三代自動相機,不但擁有自己的專利,生產方面也累積相當多經驗,這對蔡司想要發展新相機,很有幫助。雙方1973年開始合作,1975推出日本生產的Contax RTS單眼反光鏡相機,鏡頭則由德國蔡司設計,日本Yasica生產。

 

附 件

Se (1931)或硫化鎘Cds (1965)作為測光元件,隨年紀增長會逐漸老化,例如,照光後產生的光電流轉換成電壓後,一開始10V,接著,隨年紀增加後可能會9V8V7V…,如果是類比電路架構,自動曝光的正確性就會因此降低。但是數位電路是由一串例如01001101的數位訊號所構成,假設設定電壓大於5V時,訊號被判定為1,小於5V時,訊號被判定為0。如此一來,即便測光元件隨年紀增長,輸出訊號從一開始的10V,後來下降到7V,原本1的訊號也不至於會被誤判成0,所以,數位電路對於抵抗環境變化的能力遠優於類比電路。

 

矽基光電管SPd (Silicon-based Photodiodes)的操作原理補充說明如下:

Photodiode-1a.jpg

22. LED必須操作在順向偏壓

 

近代無論是發光還是收光元件,基本上,都不離半導體PN架構,例如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及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 LD)都是類似的原理,即灌電流進材料就會發光。而用在測光錶的『矽基光電管SPd』、『太陽能電池(Solar cell)』或是數位相機的感光『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都是類似原理,即材料照光後就會產生電流。

 

現代光電元件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兩層PN薄膜,但是為了方便說明,我們還是先假設只有P型薄膜與N型薄膜兩層。以圖22為例,圖22P側接電池正極,N側接電池負極,這樣的接法稱為『順向偏壓(Forward bias)』。其實材料中真正會流動的是『自由電子』,但是人類偏好習慣看『電流』,『電流』與『電子流』的定義剛好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為了方便討論,本文我們將以電子流觀點來分析。在電子學中,移動的電子彷彿一輛載運能量的微小貨車,在圖22中,從電池獲得能量後,載滿能量的電子(紅色)從電池的負極流出,進入材料的N材質薄膜,然後再進入P材質薄膜,在兩層薄膜的夾層間,帶高能量的電子(紅色),從高能階的C帶,躍遷到低能階的V帶,然後釋放出一顆光子,自己則變成低能量的電子(白色)。低能量的電子從電池的正極流入,準備下一趟旅程。這就是LEDLD,灌電流進材料就會發光的原理。

Photodiode-1b.jpg

23. SPd必須操作在逆向偏壓

 

同理,如果元件的P側接電池負極,N側接電池正極,這樣的接法稱為『逆向偏壓(Reverse bias)』。SPd、太陽能板、CMOS必須採逆向偏壓才能正常工作,見圖23。低能量的電子(白色)從電池的負極流出,進入材料的P材質薄膜,然後在兩層薄膜的夾層中間被照光,此刻,這低能量的電子(白色)因為吸收一顆光子的能量,自己從低能階的V帶躍遷到高能階的C帶,之後被薄膜的夾層中間的電場掃往N材質薄膜並且成為具有高能量的電子(紅色)流出,這就是SPd、太陽能板、CMOS,照光會產生電流的原理。SPd如果沒有照光,低能量的電子(白色)就無法從低能階躍遷到高能階,因此無法形成封閉迴路,不是封閉迴路,導線當然就不會有電流。

 

串聯電阻的目的是為了讓元件兩端操作在合適電壓條件下,而併聯電阻則是為了避免因電流過大導致元件燒毀。

 

後記

ADAGIO  華順文化 是臺灣第一家 文創主題 鈦餐具品牌。

Adagio 華順文化 Facebook:

CCWS 華順文化 Facebook:

 

相關文章請見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一) - 戀物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十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二) - 鏡玉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十三期,金屬機械相機 (三) - 品牌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二十三期,金屬機械相機 (四) - Kern Aarau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五) - 專利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七期,金屬機械相機 (六) - 薄膜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八期,金屬機械相機 (七) - Exakta (上集)

arrow
arrow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