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三十三期
機械錶 (二) – 假錶
I. 克隆機芯
中文”機芯”,英文Caliber或Movement。克隆(Clone)是指透過生物技術藉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完全相同基因組之後代。所以克隆機芯就是指透過逆向工程,對於專利已經過期的著名機芯進行複製的機芯。克隆機芯在法律上可能沒有違法,但是道德上會有些爭議,尤其若要發展自有品牌,這會是一道障礙。以下就是中國透過逆向工程複製的克隆機芯。
表1.中國版的克隆機芯
原版機芯 | 中國複製之克隆機芯 |
瑞士Venus 175 | 海鷗ST19 |
瑞士ETA 2824-2 | 杭州HZ6300 , 南寧SL3000 , 海鷗ST21 |
瑞士ETA 2836-2 | 杭州HZ6311 , 海鷗ST21 |
瑞士ETA 2892.A2 | 海鷗ST18 |
瑞士 Unitas 6497-1 | 杭州HZ9 , 海鷗ST36 |
日本Miyota 8205/8215 | 廣州DG28/38, 南寧NN28/38 (Nanning), 北京SB11, SB12 , 海鷗ST16, ST17 |
日本Seiko 7009 | 杭州HZ2 |
瑞士ETA 7750 | 上海7750、丹東SL4650、揭陽7750 |
遼寧錶廠不是設在瀋陽,而是在丹東市,是中國最大的鐘錶機芯製造商之一,擁有50多年生產經驗。丹東舊稱安東,位於鴨綠江北岸是中國與北韓的邊界城市。工廠生產的機芯包括手動上鍊陀飛輪、自動計時碼錶及中國標準機芯的升級產品。遼寧錶廠現在是綽萬企業(Million Smart Enterprises)等OEM錶廠的主要機芯供應商[1-2]。
遼寧錶廠在1980年代初年產380萬隻手錶,工人數1.2萬人,占整個丹東市財政收入的1/4,但是到了1980年代末,競爭不敵開放改革後的外資企業,工廠陷入了全面萎縮,甚至於半停產狀態,許多工人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另謀出路。2008年遼寧天賜集團收購錶廠重組成立遼寧孔雀錶業,並在臨港產業園建立新廠,目前員工1000多人。
孔雀錶業現況,摘自腕錶之家
II. 遼寧丹東鐘錶廠
遼寧錶廠成立於1958年。其第一款錶“前進”牌於1960年完成。它們的設計與莫斯科第一錶廠無防震的2408號機芯“Kirovskie”及有防震的2409號機芯“Stolichnie”相同。可能是用進口的蘇聯設備所生產的。緊隨其後的是“遼寧”和“長青”等品牌手錶,直到1966年才推出採用瑞士進口設備製造的”紅旗”牌手錶及其SL2機芯。1978年推出孔雀牌手錶,1980年代初期,開發了一款自動上鍊的孔雀牌手錶,寶石數量達到33顆。本世紀初,遼寧錶廠推出了中國第一款自動計時碼錶,使用複製瑞士ETA 7750設計的克隆機芯,機芯的編號SL4650。之後,遼寧錶廠甚至於開發自己的陀飛輪(tourbillon)機芯,並讓綽萬集團旗下的手錶品牌使用,該機芯曾經用於著名的英國鐘錶學會的150週年紀念腕錶。2012年瑞士錶商Cecil Purnell的第一代手錶使用了遼寧陀飛輪,並在瑞士境內組裝調校[1-2]。
英國鐘錶學會150週年紀念腕錶 Cecil Purnell陀飛輪手錶
西元2000年發行的勞力士4130機芯到了2020年時,專利差不多已經過期了,甚至於可能更早。遼寧錶廠決定對勞力士4130機芯進行逆向工程的複製,勞力士原版4130機芯是一枚極為優秀的設計,不但故障率低,還有計時碼錶的功能,開發這枚機芯意謂可以讓中國品牌的機械錶擠身高級錶之林,開發初期遼寧廠給這枚克隆的編號是SL4510,但外界似乎比較習慣稱它丹東4130克隆。以下是這兩枚機芯的數據比較。或許勞力士在公開的數據中留了一手,所以丹東複製的機芯動能儲存只能達55小時,主要差異在游絲,可能還有一些外人無法得知的關鍵材料! 但無論如何,丹東的4130克隆幾乎已經達到95%以上的複製程度。丹東開發這枚機芯最初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製作假錶,而是為了幫中國的OEM手錶代工廠提供機芯,這些幫全球錶商代工的中國OEM錶廠,例如綽萬企業(Million Smart Enterprises)或廣州五羊錶公司(Guangzhou Five Goat Watch Company)。
表2. 勞力士4130與丹東4130克隆(SL4510)比較
規 格 | 勞力士4130 | 丹東4130克隆 |
機芯直徑 | 30.5 mm | 30.5 mm |
機芯厚度 | 6.5 mm | 6.5 mm |
震動頻率 | 28800 bph | 28800 bph |
寶石數 | 44 | 44 |
動能儲存 | 72 小時 | 55 小時 |
重量 | 未知 | 未知 |
每日誤差 | 2 秒 | 未知 |
丹東用來提供給OEM廠的空白4130克隆機芯(Clone Movement)
名表通2019發行的紀念錶
左:勞力士正品 右:高仿錶
III. 假錶
中國最大的手錶論壇名表通(watchlead.com)在2019年訂製了100枚紀念錶,名義上是委託德國獨立錶廠BURKHARDT生產製造,但是BURKHARDT是一家很小的個人工作室,不可能有足夠的財力開發機芯,其使用編號B.15的機芯其實就是丹東4130克隆機芯。猜測,故事可能是這樣的,丹東錶廠接受某合法錶商的訂單,生產空白丹東4130克隆,該合法廠商將此機芯用於製造類似迪通拿形式的致敬錶,但部分空白機芯被轉售給假錶商,然後假錶商用這批空白機芯打上勞力士標誌後做成假錶。
約末2020年前後,暗黑市場開始出現這種使用丹東4130克隆的高仿錶,這些高仿錶把瑞士錶商全都嚇出一身冷汗[3-5],不但外表像,連機芯也像,甚至於厚度與重量都非常接近原廠正版手錶,從來沒有一款仿錶包含內外構造如此接近真錶。這款假錶的整體仿冒程度幾乎已經到了95%,性能雖然無法與原廠相提並論,但也不是夜市那種地攤貨,從手錶的外觀很難用肉眼看出端倪,錶商或當鋪通常會借重顯微鏡檢查,還是可以不費力地辨識真假,但是一般消費者可就沒有這般功力。
海鷗(Sea-Gull)機芯也有類似的境遇。海鷗廠雖然是世界上主要機芯製造商之一,但其完整手錶的產量卻很少。如果海鷗廠委託廠外其他錶殼廠協助製造一批特殊設計的錶殼,則該錶殼廠可能需要超量生產並出售多餘的錶殼給其他錶商,才能用海鷗廠可接受的價格來交付。海鷗廠不一定能控制這些額外零件的最終去向,畢竟這是廠外合作伙伴的商業機密。因此,海鷗廠的最初意圖可能只是為了生產一批合法的致敬錶,但卻意外為製造假貨提供必要的零件,仔細想想,如果不是國家錶廠的間接推波,假錶商哪有那麼通天的本領,尤其是特殊款機芯的取得。
假貨的市場一直都是存在的。過去仿瑞士錶的假貨是連消費者都可一眼看出的劣質品,而這些會買假錶的消費族群壓根從來不是高級瑞士錶的潛在各戶,這些買廉價假錶的消費者就算今天不買假錶,明天大概也不會買高級瑞士錶,所以瑞士錶廠其實沒有那麼擔心。此外,在市面上查假貨通常透過類似”薈萃商標聯盟(Selective Trademark Union , STU)”這樣的私人公司進行,但是STU的收費不便宜,查核頻率越高,收費越貴,這對瑞士錶商是一筆無法省略的開銷,如果對自己的銷售影響不大,其實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查核的年度預算降到最低額度。但是現在出現這種史無前例的高仿錶,可能會讓真正有意願買正品的消費者卻步,因為不肖商人很容易拿到這種高仿錶來欺騙消費者,這會讓想買正品的消費者不知該如何是好。
中國政府掃蕩假錶 [4]
瑞士錶商聯名致函瑞士商務部長,希望部長訪問中國時能當面向中國官員表達嚴重關切,畢竟在中國這個國家,由上而下會比起由下而上來得更有效率些。事情的背後當然不會那麼單純,這些假錶商與地方下級官員勾連很深,甚至於黑幫三合會都在這裡面扮演角色[5]。其實今日中國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假錶生產基地是有那麼一點兒歷史淵源的。
1980年代鄧小平與西方資本世界和解,美國為拉攏中國一起圍堵蘇聯,同意逐步將美國市場供應鏈從東亞四小龍轉進中國,後來蘇聯因為與美國玩軍備競賽拖垮經濟於1991年正式瓦解,共產陣營與資本陣營的對抗獲得緩解,於是中國南方優先改革開放,約末1990年代日本、南韓、臺灣、香港一些比較勞力密集的產業打頭陣,在美國鼓勵下優先進入中國投資,尤其是廣東的深圳與東筦。中國八大國營錶廠包括北京廠、廣州廠、吉林廠、遼寧廠、南京廠、青島廠、上海廠及天津廠面臨很大的外來技術競爭壓力,這些老錶廠透過與外企合資引進電子IC錶及電子石英錶技術,成立新合資公司並且精簡老廠人力,將老廠的業務鎖定機械錶與金屬配件等勞力密集項目。
1970年代中國新人結婚標配與現代上海新錶廣告
中國老百姓本來就對手錶有好感,在1970年代一對中國新人結婚必備的生活用品計有縫紉機、腳踏車、收音機及手錶。經濟逐漸起飛後,中國老百姓對於購買手錶的動機就更強烈了,錶廠面對外銷與內銷兩造暢旺就算日夜趕工也做不完,新廠紛紛成立尤其是配件廠,此外,昔日臺灣的配件廠及日本的電子零件廠也前往中國設廠。這些零配件工廠幾乎都集中在深圳,深圳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鐘錶製造聚落,而廣州火車站的站西商城則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手錶成品及零配件交易集散地。這些零配件工廠花大錢添購高精密加工設備,然而太多工廠造成過度競爭再加上智慧型手機問世,內銷與外銷市場對傳統手錶的需求逐漸轉弱,尤其2008年後,房地產崛起,實體經濟更是雪上加霜,部分零配件工廠因為貸款添購昂貴設備,在沒有訂單又苦撐不下去的情況,被迫鋌而走險製造假錶。
假錶的產出一開始會有一個發起人,這個發起人必然是對手錶這個行業非常熟悉的圈內人[6],但不會是一間實體工廠,發起人可能是配件廠的老闆,也可能是大廠離職的員工。發起人決定仿冒哪一隻錶後,就會開始分頭找合法配件廠進行開模及製造,最初使用316L不銹鋼,之後漸漸升級採用904L不銹鋼,最終在中國比較偏遠的鄉鎮進行成品組裝。對假錶商而言,比較困難的是機械機芯的取得,這些機芯通常還是得仰賴傳統八大國營錶廠,例如天津廠提供海鷗機芯或上海廠提供複製ETA的克隆機芯。如果只是外觀像,而內部採用一枚會走又但不是太高檔的海鷗機芯者為低仿錶,價位大概100 ~ 300美元。如果是透過正品錶的零件拆解後,按1:1重新繪圖、開模並加工製造者為高仿錶,價位大概500 ~ 800美元不等。這些假錶為了區分高低擋次通常會以英文字母為代號例如ZF factor、Noob factor…以示區隔,有趣的是,低仿錶經常會冒用高仿錶的代號如Noob來推昇低仿錶的買氣,以低檔貨當高檔貨賣,宛如黑吃黑[3-5]。假錶賺的是過路錢,不可能成為經典,最近中國政府面臨西方國家要求查假貨的壓力也開始掃蕩假錶[4]。
也許您會納悶,既然假錶廠有能力製作高仿錶,為何不索性自己開發高檔品牌行銷全世界呢?品牌形象建立與製造技術要努力的方向完全是兩回事,前者與文化認同有很大關聯,換言之,文化越令人仰慕的國家越適合發展品牌,這通常要以30年甚至於50年為單位來進行緩慢堆疊,要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是三天兩天可以辦到的。比如韓國拍攝很多韓劇及電影,這其中真正賺錢的作品不多,但韓國政府仍執意支持,無非是希望建立南韓的品牌形象,讓全球的消費者先喜歡韓劇,然後再間接認同韓國汽車、家電及手機品牌。
海鷗空軍紀念錶(定價5000人民幣,770美元)
現實是,目前中國在外交上友好的國家如北韓、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及古巴,雖然他們的人民對中國文化有好感,但無耐都是不富裕國家,即便東歐如白俄羅斯、塞爾維亞及匈牙利也談不上高所得。相反地,西歐、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紐西蘭、南韓及臺灣等人均GDP超過三萬美元的國家對中國產品的普遍印象卻是『便宜但不耐用』。便宜從來都不是奢侈品市場關注的議題,原創、限量、與眾不同才是,中國高級錶款無論機芯還是外觀都有瑞士錶的影子,缺乏原創辨識度的殺手級產品。此外,目前富裕國家幾乎在政治上都是採用選舉制度的民主社會,這些國家人民對香港發生的事情其實很同情…這無疑更是雪上加霜,這些不利因素導致中國錶在短時間內要打入國際奢侈品市場恐怕不容易。至於中國內部市場,願意花800美元購買海鷗牌機械錶的老百姓,或許也會更精打細算地思考其他進口品牌同價商品。
未完,待續
Reference
[1] “Liaoning Watch Factory”,Chinese Watch Wiki, Jan 11, 2015,http://chinesewatchwiki.net/Liaoning_Watch_Factory
[2] “History of Chinese watchmaking”,Chinese Watch Wiki, Feb 02, 2017,http://chinesewatchwiki.net/History_of_Chinese_watchmaking
[3] “Counterfeit watch,” Wikiwand, https://www.wikiwand.com/en/Counterfeit_watch#/google_vignette
[4] Serge Maillard, “IN THE LABYRINTH OF COUNTERFEIT WATCHES,” Europa Star, Jan 2020
[5] Samuel Jaberg, “Swiss crack down on fake watches from China,” swissinfo.ch, July 5, 2012
[6] “瑞士拍斷大腿?曝光廣州高仿手錶產業鏈內幕,揭秘交易中的套路,” 每日頭條,Aug 08, 2018,https://kknews.cc/news/op5x4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