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四十一期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I. 前 言

二戰後英國為了保護自己的相機工業,有幾年的時間不允許進口高級相機,市面只能流通二手的德國高級相機,即便如此,無論是徠卡(Leica)、康泰時(Contax)、祿萊(Rolleiflex)還是Kine-Exakta,價格都很高,幾乎是英國工人一年的工資[2]。今天我們只要花幾千台幣,就可以把一部昔日英國人12個月薪水的機器握在手裡,有沒有很超值的感覺呢?(笑!)

 

Exakta之所以有名,或許跟一部電影有關….1954年由美國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執導,影帝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主演的電影《後窗》(Rear Window),見圖1,劇中史都華飾演一名因腳受傷在家中療養的記者,為了打發時間經常透過房子後窗及相機的長鏡頭監視鄰居一舉一動,電影劇中使用的相機就是Exakta Varex VX型單眼反光鏡相機,見圖2。這不令人意外,因為從1950~1960年期間,Exakta就是市場上單眼反光鏡相機(SLR)的第一品牌,同時也是單眼相機的代名詞。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 電影《後窗》海報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2.《後窗》及Exakta Verax VX型相機

 

討論本文之前,先幫讀者科普一下十九世紀,歐洲的工業狀況。

17-19世紀中期,英國是當時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科學研究、技術發明和創新都呈現欣欣向榮氣象,不僅培養出培根、達爾文等一批偉大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還孕育出以瓦特為代表的一批傑出發明家及創業者,發明了蒸汽機、電報機、機動輪船、鐵路機車等一批影響世界的偉大發明,史稱第一次工業革命。1860年代,英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的平均國民所得分別為558美元、365美元、354美元、288美元。

 

由普魯士領導的德意志關稅同盟,成員國從民族統一市場中獲得好處,間接促成德國政治上的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之外的幾乎所有德意志公國,兩年後德國聯邦議會通過法案,組建帝國銀行(Reichsbank),統一馬克幣值,由32家銀行在各邦發行馬克紙幣。1893-1913年間,德國電氣工業總產值增加了28倍,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奠定了新一代歐洲大陸霸主地位。

 

此時,英國正在享受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英國皇家研究員珀金(William Perkin)1856年發明化學合成染料,但是英國企業家偏好殖民地的天然染料。珀金的老師霍夫曼(August Hofmann)把這個發明帶到德國,造就了德國染料化工行業,到1900年時,全世界80%的染料都產自德國。盡管在19世紀中後期至20世紀初期,英國在科學技術研究方面仍然取得了一些傑出成就,例如白熾電燈、電話、電磁波、雷達系統、青黴素、電視、噴氣式發動機等重大技術發明,但這些成果幾乎與美國、德國的發明同時出現,而且沒有在後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中脫穎而出。

 

1871年德意志帝國雖然統一了,但是當時的工業能力仍然不及英國與法國,商業道德也是一塌糊塗。1876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美國的企業展出他們最新的科技產品,例如電話、打字機、縫紉機,甚至於石油。德國廠商也派團參展,然而在隔日的當地報紙卻刊出德國商品是質地低劣的廉價貨。此外,在當時英國鋼鐵重鎮雪菲爾市,有一家名為謝菲爾德牌(Sheffield)的刀具,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刀具品牌,用的材料是鑄鋼,不但鋒利而且耐用。而德國索林根(Solingen)的一家刀具製造商竟然冒用這個Sheffield商標及品牌,但是用的卻是廉價的鑄鐵做材料,這件事情惹惱了當時英國政壇。

 

英國企業家們為了自己的企業品牌形象,發起了抵制德國產品運動。1887年英國國會通過了《商品法》(Merchandise Act),要求所有德國進口產品都必須標示『Made in Germany』以示區隔,好嚇退消費者,讓他們對德國產品嗤之以鼻,轉而購買英國產品。在當時『Made in Germany』是俱有鄙視意涵的廉價品代名詞。但在後來的十年間,德國廠商痛定思痛,不但沒有把『Made in Germany』當成是恥辱,更是在產品的質量上不斷精進。今日,德國索林根市的雙人牌(Zwilling)、博克(Boker)Eickhorn-SolingenWüsthof早已是公認是世界最頂級的刀具,而英國謝菲爾德牌(Sheffield)的刀具反而已經被市場淡忘。

 

德國人普遍信奉基督新教,新教的教義揭諸「勤奮工作是美德」,由於德國製造產品質量不斷提昇,使英國貨物不僅在海外市場受到威脅,連國內市場也被德國貨物大肆打入。在1883年至1893年間,德國銷往英國的貨物增加了30%。因為其產品在英國是如此受到青睞,德國的一些企業也紛紛在倫敦開設了自己的分公司,比如鋼琴製造商貝西斯坦(Bechstein)和縫紉機製造商普法夫(Pfaff)等。19世紀末期,德國製造的商品如阿司匹林(Aspirin)、科隆香水4711、奧多爾潔牙水(Odol)、鉛筆法貝爾-卡斯特爾品牌(Faber-Castell)、火車模型梅克林(Mrklin)、絨毛玩具斯泰福(Steiff)、及朗格鐘錶(Lange)等今天還存在的品牌紛紛成熟,並使英國生產的類似產品相形見絀,『德國製造』這個曾經的恥辱印記搖身一變,成了人見人愛的金字招牌。

 

 

II. 創 業

1880~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是德國統一後,國土面積最大,國力最顛峰時期,創業的年輕人很多,例如發明四行程內燃機的奧圖(Nicolaus Otto)、發明汽車的賓士(Carl Benz)、改良發電機的西門子(Ernst Werner Siemens)..等等,光學方面更是不遑多讓,ZeissLeicaSchott遙遙領先各國。

 

Johan Steenbergen 1886 年出生在荷蘭小鎮梅珀爾(Meppel),父親Jan Steenbergen,是一位富有的紡織與成衣加工商人,在荷蘭的Meppel鎮 及 Zwolle鎮都擁有商店及工廠。他的母親Sophie Brümmer是德國人,來自離漢諾威不遠的Menslage鎮。J. Steenbergen還有一位哥哥及姐姐,哥哥在二戰德國佔領期間,加入荷蘭地下反抗運動,但當時已六十多歲高齡,因長期營養不良導致終戰前不幸過世J. Steenbergen學生時期的表現平凡,喜歡玩耍而非學習,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但早期跡象已經表明他具有商業頭腦。J. Steenbergen曾經在一場拍賣會上,標下一批鉛筆,然後零售給同學與童年玩伴賺取利差,甚至於還自己設計Logo,這個包含新月及太陽的圖案後來成了Ihagee公司的Logo,見圖3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3. Ihagee的商標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4. Ihagee Paff-Reflex 1921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5. Ihagee首席機械師Karl Nüchterlei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6. Ihagee Luxus Duplex木製相機 (1925)

 

父親於1904年去世,那一年J. Steenbergen 18歲,剛從高中畢業並準備進入家族企業工作,但也同時關注自己興趣的照相材料和留聲機商品,這在當時都是比較新穎時髦的新科技。J.  Steenbergen在自己家鄉Meppel鎮,Nieuwe Kerkstraat街的一間倉庫開始了自己的攝影材料和留聲機零售生意。母親希望兒子接管父親事業。 然而,J. Steenbergen一點也不喜歡這個主意。他想繼續從事攝影器材生意。叔叔提出了一個妥協方案:J. Steenbergen去德國Dresden市的Schneiderakademie裁縫學院學習。

 

J. Steenbergen 1908年前往德國Dresden市,當時的年紀是22歲,為家族企業接班做好準備。Dresden是一座城市,也是當時德國重要的攝影器材製造中心。因為對紡織業實在沒有興趣,所以J. Steenbergen很快就轉到Schandauer Straße大道上一家非常知名攝影器材製造商H. Ernemann AG當實習生,在這裡J. Steenbergen結識不少攝影器材製造行業的朋友,1912年決定創業投入攝影器材製造行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凡爾賽條約的天文數字賠款加上國內政治動盪,德國從1919 ~ 1924年間,貨幣經歷了嚴重惡性通貨膨脹,192311月,一張寄往荷蘭的明信片郵資竟然要24億馬克,您沒有看錯是24億馬克,不是24馬克。1926年在德國財政部長的協調下,五家在當時德國最俱規模的光學廠,分別為Jena市的Carl ZeissStuttgart市的Contess-Nettel 、柏林市的 Goerz 及兩家位於Dresden市的IcaH. Ernemann,為了生存決定整合資源合併成一家巨人級的光學集團,並取名為蔡司伊康(Zeiss Ikon AG),總部設於Dresden市。

 

工業之研發,最難的其實是銷售191225歲的J. Steenbergen創立了名稱為“Industrie und Handelsgesellschaft m.b.H. ”的公司,中文翻譯為“工業和貿易有限公司”,m.b.H.是德文有限公司的縮寫,更完整的用法應該是G.m.b.H。或許一開始J. Steenbergen將公司定位為一家出口貿易公司,希望將德國製造的攝影器材含材料出口到國外。母親和他自己都是股東。年輕的J. Steenbergen充滿創業熱情,但沒有商業經驗,所以選擇從購買有基礎的小公司開始,J. Steenbergen向一位名叫Ludwig Löschau的德國人買下他的相機工坊,工坊內有生產相機的機器也有零件。這間工廠是一間小型但瀕臨破產的工坊。顯然,新老闆對Ludwig Löschau的表現不是很滿意,所以Ludwig Löschau很快就離開了這間工坊。

 

1913年,公司名稱更改為“Ihagee Kamerawerk G.m.b.H”。中文翻譯為“依哈格相機廠有限公司”,“Ihagee”是使用Industrie und Handelsgesellschaft 的首字母,因為I-H-G 在德語中發音為 Ee-har-gay,因此公司的新名稱就成了“Ihagee”。據信,1914 年生產的Mono-Minax平板相機已經帶有Ihagee商標。由於競爭激烈,在德國本土銷售相機很困難。Ihagee公司專注於出口業務,在俄羅斯、瑞典和丹麥銷售。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量德國人員被徵召入伍,導致生產停止,交戰國如俄羅斯客戶的貨款也收不到。J. Steenbergen不得不將在德國Dresden市的小工廠搬回荷蘭,1915年在海牙重新開始,1918年一戰結束前,兩位股東,母親還有自己,決定清算公司,也就是把公司結束。

 

戰爭失敗及革命給德國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但J. Steenbergen並沒有因創業初期的磨難而喪志,他看到了新的機會,很快又回到德國Dresden市重新註冊一家新公司“Ihagee Kamerawerk Steenbergen & Co” 中文翻譯為「依哈格,史藤伯根,相機製造公司」。母親不再是合夥人,她以支付利息為前提借錢給兒子。1918年公司擴大規模。考慮到當時公司製造的相機都是木製的,因此J. Steenbergen邀請了六名木匠作為公司的合作夥伴。其中Emil EnglischOtto DiebelJ. SteenbergenH. Ernemann攝影器材公司當實習生時就已經認識的老朋友。當時Englisch 一直在他自己的小工廠裡製造電影機和品牌Corona的旅行相機,此後,Corona相機也成為Ihagee產品,並列在目錄中直到 1939 年。

 

其他新合作夥伴還有Hugo FrauensteinEmil KirschKonrad KochHerbert SchubertJ. Steenbergen成為總經理負責銷售,而Otto Diebel後來成為銷售經理。一開始,木工們按照合夥協議都是普通工人,領取標準工資,除了Emil Englisch被任命為生產部經理。1921年,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Paff的木製機身單鏡頭反光相機,外觀類似於無處不在的盒式相機,表面覆蓋著人造皮革,頂部作為對焦罩打開,就可以看到對焦用的毛玻璃屏幕,木體結構精密且做工精良,見圖 4

 

 

 

III. 攀 頂

1923 年一位名叫Karl Nüchterlein19歲年輕人加入公司,擔任設計機械師,見圖5Karl NüchterleinDresden市本地人,受過正統工業機械教育,進入Ihagee前是在打字機製造商Seidel & Naumann公司擔任為期三年的學徒實習生。當時Ihagee的相機結構主體仍然以木頭為主要材料,而其他廠牌日益增長的金屬結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自從Karl Nüchterlein加入後,Ihagee的產品開始漸漸往高級化方向走,例如Ihagee Luxus Duplex木製相機就是一例,見圖6

 

1926年,Karl Nüchterlein 晉升為首席機械師。1928J. Steenbergen被荷蘭政府指派為荷蘭駐德國Dresden市領事。領事館則在他的工廠裡有間辦公室。1930年荷蘭Hendrik王子到Dresden市參觀領事館和Ihagee工廠。J. Steenbergen贈送了一台Ihagee相機給王子的女兒Juliana公主。 1931J. Steenbergen與有猶太血統的美國人Elisabeth Louisa Nussbaum結婚。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7. Ihagee創始人J. Steenbergen與妻子及姪女 (1937)

 

很明顯,Ihagee公司將自己定位為精密機械公司,但不碰光學鏡片生產,鏡頭都是找現成光學廠的產品例如,ZeissGoerzMeyerSchneiderSteinheil…等光學廠鏡頭,即便打上Ihagee-Anastigmat 10.5 cm f4.5的鏡頭也是Meyer代工的。經過20年累積經驗,Ihagee公司決定要從當時普遍流行的蛇腹折疊相機,進入更精密、更高級的全金屬相機領域。在老闆受意下,首席機械師Karl Nüchterlein設計了該公司第一部全金屬高級相機Exakta A,並在1933年的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發表,這是一款單鏡頭反光相機。它使用底片型號127的膠卷底片,片幅面為 40 x 65 mm,一卷可拍八張。由於它與Kodak Vest-Pocket的底片格式相同,因此該相機也被暱稱為VP Exakta,速度從1/25秒到1/1000秒,加上BT;後期機種更有長達12秒的慢快門。隔年推出Exakta B,部分機身搭配高速鏡頭,如Zeiss Biotar 80mm f2Meyer Primoplan 80 mm f1.9Dallmeyer 80 mm f1.9,這些搭配高速鏡頭的機型後來被暱稱為“Night Exakta”,見圖8。當時Exakta B的售價分別如下:

Exakta B + Ihagee Anast Exaktar 7.5 cm / f3.5,$ 75.00

Exakta B + Carl Zeiss Jena Tessar 7.5 cm / f2.8,$ 125.00

Night Exakta + Carl Zeiss Jena Biotar 8.0 cm / f2.0,$ 225.00

售價225美元在當時相當於德國勞工18個月工資,價格之高非常驚人。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8. Night Exakta (Exakta B)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9. 型號135底片

 

底片型號135的底片,原本是用在電影上,見圖9,是直著用的,因此電影畫面的片幅是18 x 24 mm 1913年徠卡首席工程師Oskar Barnack用這種規格的底片試做一台ur-Leicas相機,見圖10,可一次拍36張,是橫著用的,因此相機的片幅是24 x 36 mm。後來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導致ur-Leica的開發工作被迫受到中斷,直到1923年之後才又繼續,當時的折疊相機普遍使用60 x 90 mm或更大的片幅,因此這種小片幅相機受到很大質疑,但是徠卡相機不但被接受,而且大受歡迎。1932年位在Dresden市的Zeiss Ikon AG也推出這種片幅的旗艦機Contax I,見圖11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0. ur-Leicas (1913)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1. Contax I (1932)

 

Contax系列相機的開發與生產一直都在Dresden市前ICA工廠進行,ICA工廠曾經生產一款名為Atom牌的小型相機,因此對於製作小相機有一定經驗,Contax I的鏡頭製造則在Jena市蔡司鏡頭廠進行,JenaDresden這兩城市二戰後都身陷東德。J. Steenbergen當然也注意到Leica的成功,深刻瞭解到發展小相機是一條不得不走的道路。

 

相機的對焦系統有兩種,分別是連動對焦(Rangefinder)系統及單眼反光鏡(Single-lens reflection)系統,連動對焦系統的優勢在中、短焦距的鏡頭,而單眼反光鏡系統的優勢則在長焦距及微距攝影。單眼反光鏡系統,為了容下那片反光鏡,鏡頭最後一片鏡片至底片的距離稱為後焦距(Back focus Length),後焦距至少要保持大於38 mm以上,才能得容得下機身的那片反光鏡。焦距80 mm以上的鏡頭,不需要特別設計,其鏡頭最後一片透鏡與快門之間的距離至少都會有40 mm以上,因此不會妨礙到反光鏡運動。但是對於標準鏡或甚至於廣角鏡,礙於當時可用之光學玻璃,要設計出一支大光圈標準鏡頭,其最後一片透鏡至底片間距離大於38 mm,其實是項不小的挑戰。

 

製作五稜鏡並且校正相機內的光軸是很大的工藝挑戰,二戰前,全世界相機製造商都不具備這樣的技術。當時的單眼反光鏡因尚未採用五稜鏡,因此對焦時,不但畫面左右相反,而且亮度很低。因為這些種種限制,所以LeicaContax這兩款當時最頂級相機,不約而同都選擇採用連動對焦系統。補充說明:後焦距(Back focus Length)的長度是針對光學而定義,法蘭距(Flange focal distance)則是針對相機機械結構而定義,兩者雖不同但尺寸很接近,後焦距通常會略長一些。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2. Leica III (1933)

 

或許是因鏡頭能力受限緣故,1933Ihagee選擇從片幅40 x 65 mmExakta A開始,而不是從片幅24 x 36 mm Kine-Exakta下手。Exakta A型與B型的成功,讓Ihagee團隊進一步想要挑戰LeicaContax的高級機市場,但是真正讓團隊下定決心的則是1932年德國底片大廠Agfa推出彩色135底片Agfacolor

 

Kine是德文“電影”,故名思義就是使用電影規格底片的意思。設計團隊在首席機械師Karl Nüchterlein帶領下,一方面要修改Exakta B的缺點,一方面要著手Kine-Exakta的設計。設計團隊下班後,經常會在著名酒吧“De Bärenshaenke”碰面,一邊享受下班後的喝酒時光,一邊想著機械解決方案,他們經常會在啤酒墊上畫畫來解決設計問題! 但由於Zeiss工廠也在這條大道上,Zeiss技術人員也經常來這個酒吧光顧,所以在每次暢飲結束時Ihagee團隊都會仔細收好桌上的設計圖,以避免細節落入競爭對手手裡。Karl Nüchterlein經常煩惱技術問題,有時候會在半夜拜訪同事並提出他的解決方案,此刻設計團隊成員往往已經就寢了,所以總是害怕聽到凌晨的敲門聲!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3. Ihagee TTL測光專利(1939)

 

Karl Nüchterlein其實對於完美的單眼反光鏡相機有著不少深遠眼光的計劃,例如1939年的帝國專利號Patentschrift DE 722135《帶有測光錶的鏡面反射相機》中,便已皆揭露描通過物鏡進行測光的詳細功能和方法,即今天所說的通過鏡頭測光(TTL),見圖13,但是受限於當時Se測光材料的光電轉換效率不佳,這種功能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60年才被日本相機製造商實現。Kine-Exakta,見圖14,在1936年的萊比錫貿易展上亮相,時間非常恰當,當年德國舉辦柏林奧運,針對單眼反光鏡相機設計,後焦距大於38mm可容下反光板的大光圈標準鏡頭Zeiss Biotar 58mm f2Schneider Xenon 50 mm f2也剛被開發出來,還熱騰騰的。市場對於Kine-Exakta的評價很高,LeicaContax Kine-Exakta成了二戰前,德國最昂貴且評價最高的三款135相機。便宜品牌相機容易進入市場,因為門檻低,但競爭者多,因此品牌背後的文化價值不高。但是高級相機,技術門檻高,因此品牌文化價值也高,即便工廠出現財務危機,銀行還是願意借錢,因為高級品牌本身背後就是代表有價值資產。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4. Kine Exakta (1936)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關於這三款相機,1938年美國市場的定價如下:

Leica IIIa + Leitz Wetzlar Summar 50 mm / f2.0,$215

Contax II + Carl Zeiss Jena Sonnar 50 mm / f2.0,$ 235

Ihagee Kine Exakta + Carl Zeiss Jena Biotar 58 mm / f2.0,$ 235

Ihagee Kine Exakta + Schneider Xenon 50 mm / f2.0,$ 161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5. Exakta 生產線(一)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6. Exakta 生產線(二)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7. Exakta 生產線(三):電鍍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8. Exakta 生產線(四):庫料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19. Exakta 生產線(五):品管

 

Ihagee的年輕員工Ingebord Unger後來回憶在1934 ~ 1937年間在Ihagee當學徒時的日子,當時的工作條件非常愉快,老闆們很友善。所有人都享受著公司在易北河輪船上郊遊的快樂日子,然而,當年輕職員Wolfgang Sayffarth的父母被納粹蓋世太保拘留時,他向老闆J. Steenbergen尋求幫助。J. Steenbergen起草了一份請願書,但無濟於事,他的父母直到1945年終戰後才被釋放。1938年,在納粹主義日益盛行的背景下,J. Steenbergen已經意識到他可能最終會失去對公司股權的控制並被迫離開德國。他的會計師兼朋友Dr. Erich Glier博士獲得了在這種情況下代表他和他妻子代理的授權書。為了保障J. Steenbergen未來的收入,公司對養老金規定還特定進行了修改,使領取養老金的權利不再只局限於擁有公司股份的人。

 

1939年的一項新嘗試是推出Exakta 6x6,這是一台片幅60 x 60 mm的相機,幾乎就是Kine-Exakta的放大版,但是設計部主任Karl Nüchterlein對機器的設計感到懷疑,首先是這種底片型號120的底片,因為底片兩邊沒有類似型號135底片的齒孔,再者,寬度60 mm的布質快門,比寬度24 mm 的布質快門,更容易因為拉條速度不匹配而造成卡死。攝影界很喜歡使用片幅60 x 60 mm的機器,因為片幅面積幾乎是135相機片幅面積的四倍,這意謂60 x 60 mm的底片畫質解析度至少是135相機兩倍以上。Exakta 6x6的開發於1937年中期開始,由Willy Teubner主持,他自1928年以來一直在Ihagee擔任工程師,後來擔任經理,曾是Exakta最初的設計團隊成員之一,1938年成立了原型機車間,包括Richard Hummel在內的二年級學徒製作了詳細的設計圖,他們面臨著許多技術挑戰,但公司仍在背後支持他們。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20. Exakta 6x6 (1939)

 

Vol.41 金屬機械相機 (九) – Exakta (下)

21. Beier-Flex II (1938)

 

試做機於1939年在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展出,見圖20。然而,Ihagee 並不是第一家推出這種設計相機的公司,Beier-Flex II也是片幅60 x 60 mm 的單眼反光鏡相機。儘管Exakta 6x6的技術標準更高,但它無法與價格更優惠的Beier-Flex II競爭,見圖21博覽會的報導一點也不熱情。展會上還提供了 Night-Exakta 6x6,它是同一台相機,配有非常快的鏡頭例如Zeiss Biotar 80mm f2Primoplan 80mm f1.9。由於膠片傳輸系統的故障尚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系列製作被推遲。Nüchterlein的擔心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事實上,直到19398月才開始生產。只生產了1500 部後便於193911月終止。

 

19399月以後,反猶太主義在德國迅速增長,J. Steenbergen開始擔心妻子Elizabeth的猶太血統身份。幸運的是Elizabeth擁有美國籍,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她免受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德國工人數量的減少,部分原因是徵召應徵入伍的人員,部分原因是納粹政府推動武器生產取代其他一切製造,Dresden市原本那些提供相機製造的外圍零件工廠,紛紛被迫轉向為製造導航設備提供零件,1940年民用相機生產幾乎全面停止,Dresden的所有相機工廠開始生產戰時特殊用途相機。

 

19405月德國軍隊入侵中立國荷蘭。作為荷蘭政府委派的領事,J. Steenbergen511日被捕。在他被囚禁期間,一名武器採購專員和兩名高級官員拜訪了他,他們希望確保他的合作,使他的工廠能夠用於戰爭物資生產。但是J. Steenbergen拒絕了,他和他的妻子隨後被拘留。短暫監禁後,他們被允許返回Dresden,但禁止離開這座城市,J. Steenbergen失去了對其資產的完全控制,而且因為機密緣故,不被允許進入工廠的生產區域,該工廠車間已經由德國空軍部接管。

 

19418月,公司經理和董事被解職,一名納粹黨成員被任命為總經理。J. Steenbergen擔心這個人會對公司管理不善,以致他可能會失去全部財產。為了降低風險並保護企業,公司的名稱和結構進行了更改。Ihagee Kamerawerk G.m.b.H194110月解散,土地、建築物和機器仍然是原公司財產,但歸 “Steenbergen & Co”公司。換言之,J. Steenbergen擔心公司的現金會被納粹以戰爭罪之名遭併吞,因此先把公司解散,並將現金取出,而公司建物及設備這些不動產也用一家新公司的名義來持有,避免被納粹充公。

 

J. Steenbergen試圖通過安排與境外德國外交人員交流來試圖離境,儘管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被允許將財產轉到國外。最終,1942年,妻子Elizabeth作為美國公民成功獲得了出境許可證,J. Steenbergen因而獲准隨行。同年5月在中立國瑞典和瑞士幫助下,夫妻倆離開Dresden市,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這個城市。在短暫告別荷蘭親戚後,這對夫婦經里斯本前往美國。他們首先留在紐約,然後搬到舊金山,Elizabeth在那裡有親戚和一些財產。

 

1943年底J. Steenbergen開始在荷蘭駐舊金山領事館工作,19443月晉升為舊金山領事。與此同時,在Dresden,首席工程師Karl Nüchterlein由於他的技術技能而被免除兵役,而且獲得了英國身份,這意味著他可以免於在軍隊服役。然而,1942年,一場針對他的運動開始了,由於觸怒了納粹統治下的一些官員,他的英國身份被取消,並於1942年被徵召入伍,隨後參加了巴爾幹戰役,他給妻子的最後一封信是19444月收到的,後來據報導他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失踪了。

 

Richard Hummel小時候患有小兒麻痺症,必須使用柺杖支撐他的腿,這意味著由於殘疾,他也沒有資格服兵役。在Ihagee學徒期結束後,他在Zeiss Ikon找到了一份工作,並一直待在那裡直到戰爭結束。戰後,經過進一步的工程學學習後,他於1950年重新加入Ihagee,當時Dresden已經是東德的城市了。J. Steenbergen雖然想出一套脫產方法,但納粹也也不是省油的燈。納粹透過Dresden市高等法院任命Hans Manicke作為公司管理人,接管董事會職能,且任命董事代表。Rudolph Adamek 擔任技術總監,Gerhard Richter擔任總經理,Jan Siewers 擔任銷售總監,Kurt Einer 擔任客戶總監。有趣的是,Rudolph AdamekGerhard Richter都是Ihagee公司原來的幹部,也都曾擔任董事會副成員,顯然,Hans Manicke仍然需要經驗豐富的經理人及專業知識來運營公司,所以這家公司又以“Ihagee Kamerawerke A.G.”的名字重新登記與註冊。

 

1943年,Ihagee從事武器生產的勞動力仍然約末在500 ~ 600人之間,其中大部分是女性。1945213 ~ 14 日,盟軍轟炸了Dresden,整座Ihagee建築都被燒毀了。當晚,570 名工人失業,其中包括380名女性。很快,一些可修復的機器和可用的工具就被收集起來,並在距離不遠處的工廠設立了有限的武器生產計劃,它對垂死的戰爭其實貢獻甚微,一些有能力的員工將注意力轉向翻新可用的相機零件。人們可以想像,當時搖搖欲墜的納粹政府官員更關心的是如何確保自己的未來,而不是擔心Ihagee員工究竟在做什麼。Rudolph Adamek領導的Ihagee管理層試圖找到一個合適地廠房,並於1945年4月獲准使用Zeiss-Ikon AG 位於Blasewitzer Straße的舊Delta工廠,但是58日,當俄國人進入Dresden市後,計畫又被推遲。根據J. Steenbergen在德資產管理人Dr. Glier戰後估計,在Hans Manicke擔任董事主席期間,Ihagee Kamerawerke A.G.公司的損失約末160萬戰前馬克。

 

Exakta的故事至此已經全部講完了,有關於Exakta二戰後的故事,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八期,金屬機械相機(七) - Exakta (上)

 

補述:

二戰結束後,相機工業最明顯的三大進步亮點是:(1)薄膜、(2)含鑭低色散玻璃、及(3)單眼反光鏡相機流行。單眼反光鏡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SLR)的優勢是明顯的,與連動對焦相機相比,SLR在對焦與觀景方面的精準度,無可挑剔。但是操作SLR透過鏡頭對焦與觀景時,如果鏡頭光圈不夠大,會造成影像偏暗,眼睛會很吃力。此外,為了容下SLR那片反光鏡,中、短焦距鏡頭必須放棄對稱設計,改採Retrofocus設計,才能把鏡頭的最後一片透鏡往前挪。以上這些挑戰告訴我們,二戰後的相機製造商如果想要生產SLR相機,所有鏡頭幾乎都得重新設計、重新開生產線製造,這是一筆非常大的投資與風險。SLR相機的概念啟蒙甚早,但是SLR的關鍵技術門檻在於那塊五稜鏡(Pentaprism)的製造。為了增加對焦時的亮度,鏡頭加大光圈勢必得增加透鏡數目來壓制像差,低色散玻璃幫了點忙,薄膜則幫了大忙。

 

使用腰平觀景(五稜鏡),人眼對單眼反光鏡相機(SLR)進行對焦時,影像是左右相反的。但是如果改用五稜鏡,透過五稜鏡的兩次反射,左右相反的情況就能校正回來。五稜鏡的製作及組裝例如光軸有沒有偏掉?是關鍵技術。1937年蔡司的設計部主任Hubert Nerwin領導一個團隊,曾經對反光鏡及五稜鏡的使用進行評估[3],利用Contax II的機身試作一台配備五稜鏡及反光板的機器,取名為Syntax。據Syntax小組成員的說法,他們只能在午餐與休息時間從事研究,不過的確造出了幾台可以使用的原型機,1941年蔡司向德軍佔領下的法國申請配備五稜鏡之單眼反光鏡相機的專利,我們猜測,蔡司應該也對德國進行相同的專利申請,只是因戰爭緣故資料可能已經遺失。盟軍在1945213~14Dresden市進行轟炸時時,不但炸毀了Zeiss Ikon廠房、Syntax原型機與設計圖也在大火中消失[3]

 

參考文獻

[1] J. Andrzej Wrotniak, Classic Exakta Cameras, 網路文章。

[2] Peter Longden, Ihagge-the Men and the Camera, 2008 and 2011, 網路文章。

[3] 冼鏡光,Contax S-史上第一台有固定眼平觀景窗的SLR,第一部份與第二部分,2008, 網路文章。

[4] J E.H. Halbertsma, OHAN STEENBERGEN, Industrialist and diplomat, Meppel 1886 - Osnabrück 1967, 2009, 網路文章。

[5] Hugo Ruys, The (VP) Exakta, its History and Advantages, 網路文章。

[6] Hugo D. Ruys, IHAGEE: Its history until 1945, 1984, 網路文章。

 

 

 

後記

ADAGIO  華順文化 是臺灣第一家 文創主題 鈦餐具品牌。

Adagio 華順文化 Facebook:

CCWS 華順文化 Facebook:

 

相關文章請見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一) - 戀物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十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二) - 鏡玉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十三期,金屬機械相機 (三) - 品牌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二十三期,金屬機械相機 (四) - Kern Aarau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一期,金屬機械相機 (五) - 專利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七期,金屬機械相機 (六) - 薄膜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八期,金屬機械相機 (七) - Exakta (上)

華順文化微雜誌第三十九期,金屬機械相機 (八) - 自動

arrow
arrow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