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四十五期 

機械錶 (八) – 瑞士(中)

 

 

VI. 獨立工坊制(Établissage)

在純手工年代,製錶是一門極高工藝,製錶師需要具備良好心理素質,才有辦法耐住性子完成任務,錶的功能越多、構造越複雜,製錶師需要的手藝技巧越高,心理素質也要越好。這個圈子很窄,師父傳徒弟、一代傳一代,為了保住手藝秘密,英國、法國製錶工坊絕大部分都將零件生產與成錶組裝安排在同一屋內進行,瑞士的日內瓦錶商也是如此。然而隨著瑞士訓練出來的製錶師數量越來越多,製錶師的工資開始慢慢浮現貶值情況。市場意識到工匠應按手藝高低,授與『大師』、『專業師』、『學徒』及兼差工等差別來按工計酬。

 

瑞士汝拉山脈是一個極度貧困地區,既沒有礦產也沒有其他自然資源,山區小城『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位於山脈隘口,是古代巴黎通往瑞士高原必經之路,遂逐漸形成了以商業、驛站為主的小鎮,是瑞士最冷的地方,一直保持著攝氏零下40度的低溫記錄,被稱為『瑞士西伯利亞』。這裡海拔一千多公尺,缺少水源,適合農耕土地不多,住民多半從事家庭式紡織,後來由於英國紡織品生產自動化及進口關稅增高,再加上瑞士國內對紡織品需求下降,因而導致山區居民失業,生計逐漸發生問題,為此,山區居民和牧民們開始前往日內瓦或巴黎學習製錶技藝。

 

時間來到十八世紀下半(1750’s),日內瓦經百年發展已經沒有太多土地與房子可供新鐘錶工坊成立,於是昔日從汝拉山區下來的工匠們決心離開城市回到自己山上故鄉。Daniel Jeanrichard (1664-1741)原是拉紹德封的金匠,19歲時就在力洛克附近開了自己的工坊,他從實做的經驗中意識到若把『零件製造』與『鐘錶組裝』分開進行,可能有機會大幅節省成本。『零件製造』任務單一且重複,不需要手藝太高的工匠,但是『鐘錶組裝』任務複雜,非專業師傅不可。

 

Jeanrichard嘗試讓『鐘錶組裝』由薪資高的『專業師』負責,數個零件組成的次系統由中等薪資的『學徒』負責,至於單一零件因為任務單純可由居民兼差,居民、農民在晚上或漫長的冬季裡,很有意願在室內做些家庭代工,賺取微薄收入貼補家用,畢竟在山上討生活真的很不容易。Jeanrichard提倡的分工模式,後來被稱為『獨立工坊制(Établissage)』。這個制度把鐘錶製程細拆成30 ~ 4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由個別工坊負責,最後組裝調校才由有經驗的專業鐘錶師(Watchmaker)執行。以次系統『擺輪游絲』為例,該次系統包含擺輪、游絲、寶石及軸榫四種零件,毫無疑問這四款零件得先由四間不同工坊或代工家庭負責生產,另外,擺輪表面需要拋光,由專門拋光的工坊負責,最後把前述四款零件組裝成次系統時,再由級別高一些的工坊負責,換言之,光生產『擺輪游絲』這個次系統就已經分工到六家工坊了。

 

瑞士A-23.jpg

Fig.23 擺輪游絲

 

瑞士 67.jpg

Fig.24-1 農民在家生產零件

 

瑞士A-24.jpg

Fig.24-2 獨立工坊制(Établissage)

 

每個村子都有一個集貨中心,見Fig.24,每個零件工坊或代工家庭會把處理完的零件先送到集貨中心來,然後再由集貨中心統籌該把零件送到下一站,最後,『鐘錶組裝』師傅會來集貨中心提貨,決定儲備哪些零件?數量?其實早在1960 ~ 70年代的臺灣也是如此,家庭即工廠,相信五十歲以上的臺灣人應該都還有記憶吧! 這個分工策略非常成功,十九世紀初(1800’s),瑞士和英國製錶業每年分別生產約20萬隻手錶,可是到了十九世紀中葉(1850’s),瑞士製錶業在產量上已經以十倍之優勢擊敗了英國製錶業,當時瑞士年產量220萬隻懷錶。然而從售價來看,拉紹德封生產的鐘錶是平價品,而法國、英國及日內瓦生產的鐘錶則是高檔貨。瑞士的『獨立工坊制』幾乎摧毀了法國製錶業,而英國的製錶業在維多利亞時代末期也幾乎崩潰。當時,拉紹德封九成居民都從事與鐘錶有關的行業,山上居民討生活不容易,鐘錶是他們唯一出路,手錶產量幾乎是日內瓦的五倍以上。

瑞士A-25a.jpg

瑞士A-25b.jpg

Fig.25  製造零件之獨立工坊(établissage)

 

瑞士A-26.jpg

Fig.26  拉紹德封的都市規劃

 

拉紹德封與歐洲和瑞士同時期其他城市截然不同,完全看不到以集市或教堂為中心的城市布局,也沒有錯綜複雜狹窄彎曲的小巷,房屋排列看似一個巨大的棋盤整齊有序,街道非常寬闊筆直,建築物間很講究朝向和間距,尤其注重自然光線直射入室內,同時也重視防止火災。這種城市規劃充分考慮了當時興起的鐘錶製造業需要,反映了十七世紀以來的鐘錶製造業的文化需求。不僅如此,幾乎比較具規模的瑞士製錶工坊都會開發屬於自己技術的工具機來輔助生產零件。拉紹德封的獨立工坊(établissage)制,讓瑞士製錶業維持了近80年的優勢,直到西元1880年代美國波士頓附近槍谷興起的『可互換零件』製造系統出現才終止。

瑞士A-27.jpg

Fig.27  江詩丹唐(Vacheron & Constantin)開發的製錶工具機,1839

 

最近這幾年,國際上很多談論瑞士鐘錶歷史的文章不約而同提到共產主義擘劃者-馬克思,其著作內容曾經提及瑞士的『獨立工坊(Établissage)制度,但是閱讀完文章後,讀者往往一頭霧水不知其所云。瑞士鐘錶業究竟與共產思想有著什麼樣的連結呢?值得這些文章一寫再寫?答案是馬克思認為當時瑞士的社會狀況,非常有條件成為史上第一個共產天堂...1848月,馬克思以德文在倫敦發表《共產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同年九月瑞士聯邦通過立憲建國,該憲法卻大量參考美國憲法精神,制度類似美國聯邦制,跟馬克思預測方向完全相反,電影《瑞士鐘錶師》(Unrest)就是在描述這時期的故事。所以,接下來我們想花一些篇幅來介紹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

瑞士B-66.jpg

電影《瑞士鐘錶師》(Unrest)

 

 

VII. 1848年革命浪潮

工業革命前,歐洲大部分地區仍維持中世紀延續下來的封建莊園制度,土地幾乎都隸屬國王與貴族,農民必須依附貴族才能生存,只有少數自由農擁有自己的土地,這些依附農普遍被稱為『農奴』。至於社會財富分配的遊戲規則,完全由幸運精子與幸運卵子也就是血緣來決定,而不是由個人能力來決定,見Fig.281712年紐科門蒸機(Newcomen engine)問世後,標誌著工業革命正式啟動,之後社會逐漸誕生一批因經營工廠而致富的企業家,例如煤礦場、煉鐵廠、蒸汽機製造廠、紡織廠的老闆,這些老闆擁有財富被稱為『資產階級』。同時,莊園的農奴離開鄉下進入城市,在城市的工廠裡當機器操作工,成了『工人階級』。因為擁有財富,企業家逐漸與貴族對立,希望改變社會財富分配遊戲規則,以便保護自己的工廠與商業利益。此外,工人也與企業家對立。工人擠在都市狹小空間生活,工資低、工時長,生活品質惡劣,英國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作品《孤雛淚(Oliver Twist)》及《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就是以這時期都市底層工人生活為背景所創作的小說。

瑞士A-28.jpg

Fig.28 歐洲革命歷程

 

1789年,忍無可忍的巴黎市民發動法國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訴求,並且終結國王制。歐洲其他國王制國家陷入恐慌,唯恐法國大革命的浪潮蔓延到自己的國家,造成皇室制度崩潰,於是歐洲各國皇室紛紛組成反法聯盟對法國進行軍事干涉。法國大革命後不久,軍事天才拿破崙逐漸嶄露頭角,透過軍事改革,法軍不但擊垮六次反法聯盟,還將法國鐵蹄的勢力延伸到歐洲各角落,最後稱帝。拿破崙雖然登基為皇帝,但國家體制比較像是皇帝與人民權力義務對等的共和制。1815年拿破崙在第七次反法聯盟中被徹底擊垮,二度退位,6年後在流放的大西洋聖赫那島去世,結束一代梟雄傳奇一生。戰後反法聯盟齊聚維也納舉行了一場空前未有的國際會議,討論戰後歐洲政治版圖,代表舊勢力的皇室與貴族一致決議,要恢復法國大革命前的領土疆域及政治權益。

 

因為法國拿破崙鐵蹄所到之處皆宣揚『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因此歐洲各地老百姓普遍不願再回到昔日國王與貴族享有一切的封建時代,尤其知識分子反應最激烈。此外,反法戰爭期間,不少歐洲皇室因為戰事失利,不得不向老百姓作出政治讓步,以換取老百姓支持徵兵並繼續作戰,因此不少國家其實早在拿破崙倒臺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土地改革與政治革新了。1815 ~ 1848年是歐洲非常紛亂的年代,共產黨趁勢崛起,強調無產階級革命,誓言與工人、農奴站在一起。要求改革的中產階級、自由民主派、激進派,合流成一股強大破壞力量向舊皇室與貴族發出嚴厲怒吼。在這過程中,歐洲人民也不斷摸索及深刻檢討,究竟什麼路線才是國家最適合的發展方向?1845~1846年歐洲普遍穀物歉收,糧食價格高漲導致市場消費意願降低,工廠工人失業率升高。這股不穩定的動能終於在1848年發展成全歐洲野火燎原的革命運動。代表舊勢力的皇室與貴族不得不再次向人民做出讓步,之後中產階級與自由民主派陣營,同激進團體漸行漸遠分道揚鑣,國王與貴族見機不可失,於是出動軍隊大舉鎮壓激進團體,激進團體成員或被殺或流亡海外,到了1849年,各地暴動基本上大致已平息,歐洲從此進入一個類似法國共和,皇室與人民共治的時代。

 

 

VIII. 拿破崙的軍事成功與失敗

法國大革命後,面對來自大部分歐洲皇室組成的反法聯盟之軍事干預,法軍透過卡諾將軍(Lazare Nicolas Marguerite Carnot)主導的重大軍事改革,才得以挽救法國於危難之中,主要革新項目有兩項:(1)徵兵制,(2)火砲集中使用。法國大革命前,歐洲各國士兵都是由皇室以職業軍人方式聘顧,這支軍隊不但要維護國境安全,也要保護國王人身安全及國王統治權。因為養兵費用非常高昂,所以皇家軍隊人數大抵不超過二十萬人。法國大革命後,法國人民感受到自己流血爭取來的社會平等與土地解放,隨時可能會因反法聯盟入侵而付諸流水,因此紛紛義務加入抵禦外敵行列,為此,法國兵源從原先的募兵制,轉變成全民義務徵兵制,這使得法軍人數在很短時間內突然暴增到了百萬人。反法聯盟的軍隊是為國王利益而戰,每分鐘合理行軍速度是70步,領的是一份養家活口的完整薪水。而法軍是為了保護從貴族那裡解放出來的農地而戰,行軍速度可以高達每分鐘120步,而且只領得微薄津貼,這讓法國建軍費用比敵對勢力低很多。此外,因為反法聯盟的後勤車隊除了運送彈藥武器外,還得千里迢迢地運送士兵糧食,但是法軍因為受到廣大人民支持,可以就地補充糧食,『不用長途運送糧食』讓法軍機動速度大大提昇不少。

瑞士A-29.jpg

Fig.29 拿破崙的軍事改革

 

砲兵出身的拿破崙是位軍事天才,在歐洲天主教與新教三十年宗教戰爭期間,火砲被大量使用,士兵的傷亡超過70%為火砲所造成,在這些經驗基礎上拿破崙把砲兵變成一個獨立軍種,成立砲兵連並且讓該聯隊可以單獨作戰並集中使用。見Fig.29,左邊是傳統歐洲皇室所組成的反法聯軍,通常主力是步兵,因為火砲移動不易,因此砲兵成了掩護步兵攻擊的協同部隊。進攻的順序通常是這樣的,一開始,砲兵先長距離對敵陣發動砲擊,之後騎兵與步兵在砲彈落地後造成的彈幕掩護下發起衝鋒,騎兵率先抵達敵陣,透過馬匹的重量及速度衝垮敵陣,緊接著,步兵抵達對敵陣後進行近距離射擊與肉搏。

 

但是拿破崙發展出全新的戰術,以砲兵為主且集中使用,步兵反而成了保護砲兵的配角。拿破崙在砲兵前方佈下少量步兵用以保護砲兵免於騎兵攻擊,砲兵邊射擊邊前進,火砲距離越近準度越高,法軍通常集中火砲在相同時間點,對同一目標集中射擊。之後步兵從砲陣間隙穿越,對敵陣發起衝鋒,當敵陣發生潰散敗逃之際,騎兵發起衝鋒,對敵進行最後一重擊。1807年在對俄國的一場戰鬥中,法砲兵指揮官塞納蒙(Sénarmont),幾乎在沒有步兵掩護下集中30門火砲一路挺進,停下佈置火砲,開火,再前進,再停下佈置,再開火。因為俄軍火砲放在自家步兵後方,但真實狀況卻是俄國火砲因距離太遠準度很糟,導致法軍對俄軍的砲火攻勢完全不為所動,塞納蒙冷靜指揮砲兵從距敵500米一路挺進到距敵150米,然後30門火砲集中對正面的敵人步兵開火,25分鐘內四千名俄軍陣亡,俄軍的砲陣也很快就被打成了啞巴,混亂之中,俄騎兵向法軍砲陣地發起衝鋒,塞納蒙命令砲兵轉向,對敵人騎兵陣連續發射霰彈砲,俄騎兵頓時被打散。在1812年的另一場戰役中,法國將300門火砲集中對俄軍陣地中央,那位俄國著名將領巴格拉基昂親王(Pyotr Bagration)的位置齊射,戰役結束時,法軍一共發射近9萬枚砲彈,巴格拉基昂親王因傷重而亡,俄國潰不成軍。

 

然而法國海軍卻始終無法擊倒以海軍立國的英國,為了孤立島國的英國經濟,1806年拿破崙下達大陸封鎖令,禁止歐洲大陸的國家與英國貿易往來,想透過經濟制裁來迫使英國低頭,這是一個災難性的轉捩點。因為封鎖令,以海上貿易為主的英國確實大為受傷,但是英國的貨物雖然賣不進歐洲大陸,但是在美洲及亞洲卻獲得成長以為補償。反觀歐洲大陸,法國的工業能力遠不及英國,歐洲大陸封鎖後,整個歐洲大陸的貨物因為不流通造成整體經濟大幅衰退,特別是沿海國家例如荷蘭,荷蘭的港口幾乎是用一片死寂才足以形容。法國軍事改革的優點,及火砲集中使用的威力,很快地也被對手學會了,再者,經濟是發動戰爭的後援支撐,沒有錢什麼都不用談,此外,法國士兵人數也已達動員極限,種種不利因素最終讓拿破崙走上衰敗之路,結果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IX. 瑞士與共產主義

拿破崙倒台後,瑞士社會分裂成『舊勢力』與『革新派』,舊勢力主要是昔日貴族、前朝赫爾維蒂共和國的既得利益者、天主教耶穌會,他們主張瑞士政體應該恢復1798年以前的舊瑞士邦聯制度。而革新派則是受拿破崙自由、平等、博愛所啟發之『自由主義 (Freisinn)』者,包含新教團體、小商人、小店主、工匠和農民,主張應制訂新憲法。德文『Freisinn』是德意志詩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815年創作的一首詩,內容闡述自由精神與自由思想,後來變成了『自由民主運動』的代名詞。

瑞士A-30.jpg

Fig.30 嘲諷再生時期(1830~1845)政治紛亂的漫畫

 

以天主教小國為主的恢復舊制派,挾人數優勢影響邦聯議會,1814 ~ 1830年史稱『復辟時期(Restoration)』,多數的舊制度獲得很大程度的恢復。而反對舊制的聲音逐漸高漲後,則稱『再生時期(Regeneration)』,時間從1830 ~ 1848年。1830年瑞士南部邦聯中,一個叫『提契諾(Ticino)的小國,舉行了立憲公投並將新聞自由寫進了憲法,革命的導火線是一位名叫Stefano Franscini的教師所發起的自由主義運動,他在之前就發表過許多文章,直言提契諾的落後狀態,並提出了改進建議。提契諾的立憲舉動,在瑞士邦聯內引起很大震撼,在信仰新教的小國間,農村開始執行自由主義憲法,並且向城市舉行武裝遊行,自由主義派這些行動激起天主教各小國等保守派的強烈抵制。1844年主張立憲的小國向邦聯議會提出驅逐天主教耶穌會的要求,而主張恢復舊制的天主教小國則刻意任命天主教耶穌會教士進入最高學府任教,為此雙方皆召集民兵進行對抗,Fig.30就是嘲諷這時期政治紛亂的漫畫。1845年,七個天主教小國的教會保守勢力締結防禦協定,史稱『獨立聯盟(Sonderbund)184711月,瑞士聯邦軍在杜富爾將軍(Guillaume Henri Dufour)率領下迅速向獨立聯盟軍隊開戰,戰爭在一個月內便以獨立聯盟投降結束,由於杜富爾將軍的傑出軍事手腕,雙方死亡總數不到百人,內戰便以告終,實誠是不幸中的大幸。

瑞士A-31.jpg

Fig.31 杜富爾將軍結束內戰

 

本次戰爭在瑞士歷史上意義重大,宣告了『復辟』與『再生』時期的混亂局面正式結束,壓制保守天主教勢力後,1848年瑞士人起草了以聯邦體制為架構的新憲法,該憲法大多參考美國憲法精神,新憲法賦予聯邦政府較大權力,各州政府則保留處理地方事務的權限,從此瑞士境內的各小國變成自治州,由聯邦政府統一對外進行軍事與外交事宜。

 

全球生活在共產世界的人口比例在1991年蘇聯解體前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33%,之後隨著蘇聯解體後逐漸下滑至目前的20%。共產社會人民對經濟的理解與資本世界完全南轅北轍。瑞士過往曾經與共產主義有過兩次歷史交會,第一次是共產理論擘劃者卡爾馬克思以瑞士當時的社會矛盾與製錶業之分工狀況,作為共產革命行動綱領的論證,第二次則是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重量級流亡人士列寧,於1917在德意志帝國的協助下,從瑞士返回俄國並發動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是俄語『多數派』的意思,其實就是俄國共產黨。

 

1776年蘇格蘭學者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發表著作《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這本書被公認是現代經濟學的起點。在《國富論》中,亞當史密斯曾經提出一個例子,一位製針工匠,所有工序全部都自己來,三天可以完成一支針。如果三位工匠一起分工合作,一位負責拉絲、一位剪裁,最後一位專責研磨,因為一直做重複的工作,導致熟練度提高緣故,因此效率必然也會提升,為此,三位工匠三天可以產出九根針。九十年後的1867年,德意志地區的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出版其重要著作《資本論(Capital)。馬克思針對《國富論》中的製針故事提出不同見解。一位工匠三天產出一根針,與三位工匠合作三天產生九根針相比,效率足足提高三倍,但是工匠工作三天的薪水是固定的,因此多出來的六根針利潤都被雇主剝削了。此外,馬克思進還一步指出,製針工匠如果全部工序都自己來,那麼這門手藝將會很有價值的,但是如果在工廠裡因為分工緣故,每位勞工只專責其中一小部分,再加上機器輔助,不需要技能高的工人也能執行,因此工廠只要聘雇低薪的普通工人即可。一個原本擁有完整技能的『工匠』其手藝的利潤被雇主剝削,不僅如此工匠的價值也被貶低,因此馬克思要求工廠效率提升後的利潤必須跟勞工分享。

瑞士A-32.jpg

Fig.32 獨裁者都能在馬克思身上找到理由

 

以現代觀點來看,馬克思顯然沒有考慮自由競爭下,產品削價競爭與雇主必須承擔破產的風險。不,馬克思確實考慮到了,所以馬克思認為世界必須先達到沒有『自由競爭』,也沒有『破產風險』的美麗新世界,共產的理論才能落實,因此需要革命,把舊資本逐利社會改造成新共產社會,理想方能實現。資本社會強調個人逐利,因此習慣運作民主制度,然而共產社會強調公平分配,必須透過強制集中管理才有機會辦到。

瑞士A-33.jpg

Fig.33 馬克思的無產階級革命論

 

馬克思認為瑞士的鐘錶工匠不是真正邪惡的無產階級(proletariat),僅是低階資產階級(bourgeois)而已,見Fig.33。馬克思認為這些具備專業能力且受過良好教育的鐘錶匠沒有意識到他們受到資本家(capitalist entrepreneur)的剝削,因為零件工匠不太會去關心整顆懷錶的獲利,他們只關心自己負責項目的利潤。馬克思認為如果零件工匠們知道整顆懷錶的全貌與獲利後,他們就會理解如何被剝削並願意糾正它。馬克思的這些想法後來成了1848《共產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的一部分。馬克思在研究瑞士時,預言軍隊之間可能爆發衝突,而造反不是由無產階級發動,而是由低階資產階級,也就是馬克思口中的小商人、小店主、工匠所發動。換言之,瑞士的『低階資產階級』是瑞士共產主義信徒必須要先爭取的對象。馬克思顯然認為瑞士的無產階級(工人與農奴)沒有足夠教育基礎,以至不具備堅定決心發動革命。再者,『低階資產階級』發動革命過程所需之財力條件,也比無產階級好[2]

 

1848年的《共產宣言》中,馬克思刻意強調『低階資產階級』發動社會革命的潛力,它的原文如下:

“按歷史經驗,資產階級發揮了最具革命性的作用。資產階級(因為有錢)無論在哪裡都具優勢,資產階級粉碎了封建、父權與莊園之間的關係,更無情地撕碎了人與『天生上級(指貴族)』聯繫的封建紐帶,除了赤裸裸的利己主義和冷酷無情的金錢交易外(暗指買春),男人和女人之間沒有留下任何其他聯繫。資產階級淹沒了宗教狂熱、俠義熱情、市井的多愁善感、只會在自私算計的冰水裡狂喜。資產階級將『人的價值』轉化為『商品交換價值』(暗指勞工受顧於老闆,為薪水付出勞動),並建立了單一的、不合理的自由(暗指工廠裡勞工過於單一的工作內容,而不是自由工匠那種完整的手藝),這些邪惡都是『自由貿易』造成的。取代了無數不可廢除的特許自由。換言之,以往被宗教和政治幻想所掩蓋的社會剝削,現在已經被資產階級所取代,成了赤裸裸、無恥、直接且殘酷的剝削。”

 

然而現今社會真如買馬克思所預言的那樣邪惡嗎?一間民營企業要成功需同時三種人一起努力,這三種人分別是科學家的頭腦、勞工的雙手,當然也需雇主的眼光,三者缺一不可。共產國家普遍把科學家的頭腦用愛國心看待,並對科學家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然而如果沒有經濟上的誘因,科學家當然不會積極絞盡腦汁。另外,勞工製造的產品如果不能在市場上被消費者質疑,工廠內的勞工就不會戰戰兢兢,這些都是人性。此外,雇主眼光與管理能力也是決定企業存廢的重要關鍵。約末西元2000年前後,南美洲部分國家要從社會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過程,多家由勞工集體管理的國家紡織廠,最後都以失敗收場。事實上,勞工一天工作八小時,不少雇主每天卻只睡四小時,勞心不會比勞力輕鬆到哪裡去,工廠運作如不需雇主的管理能力,那麼工廠豈不隨便開?隨便賺?天底下哪有這等便宜之事!

瑞士A-34.jpg

Fig.34 馬克思及其著作《資本論》

 

《共產宣言》發佈十九年後,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出版其重要著作《資本論(Capital)(1867),其中第一卷(Volume 1)370頁的原文:

「手錶以前是紐倫堡(德國)工匠的個人作品,如今已轉變為大量分工勞動者的社會產品,例如主發條製造商、錶盤製造商、螺旋彈簧製造商、寶石環製造商、擒縱結構的紅寶石擋片製造商、錶殼製造商、螺絲製造商、鍍金商,有許多細分領域,例如擺輪製造商(又細分黃銅擺輪和鋼擺輪)、錶帶耳針製造商、機芯製造商、acheveur de Pignon(將擺輪固定在軸上並且拋光刻面等)、軸榫製造商(齒輪與寶石接觸的零件Pivot), 精密加工匠(把擺輪和游絲整合在一起), finisseur de barillet (齒輪製作), 擒縱機構製造商, 圓柱擒縱機構的圓柱製造商, 擒縱輪製造商,擺輪製造商、raquette 製造商(調節手錶的裝置,一般是特殊螺絲)planteur d'échappement(擒縱製造商); 然後是repasseur de barillet(彈簧盒最後組裝商)、鋼拋光機、砂輪拋光機、螺絲拋光機、人物畫家、錶盤琺瑯師(將銅上的琺瑯熔化)fabricant de pendants(懷錶木盒的掛環)finisseur de charnière(懷錶木盒的門鉸鏈)faiseur de Secret(懷錶木盒的彈簧)、雕刻師、金屬雕刻、拋光機 等,以及最後一個是組裝工匠,他將整個手錶組裝在一起,並以運作狀態將其交付」。

 

馬克思繼續寫到:“製造商(資產階級)對勞工的剝削一旦結束,低階資產階級,那些小商人、小店主、工匠和農民都將逐漸淪為無產​​階級,部分原因是低階資產階級的規模小,資本不足以滿足現代規模的工業發展,也難以在與大資本家的競爭中存活,其他原因則是他們的專業技能被新的生產方法取代,而變得一文不值。 因此,無產階級(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必須從人口的各個階層來招募。 ……低階資產階級、小製造商、店主、工匠、農民,所有這些人都在與上層資產階級作鬥爭,以挽救他們作為中產階級一部分的生存免於滅絕。”

 

馬克思認為,這就是為什麼要先拉攏『低階資產階級(小商、小店主、專業工匠)』來進行革命的理由。馬克思對瑞士的預測最後並沒有成功,事實上,瑞士社會一直都很敵視集體主義例如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但不排斥合作主義合作主義主張把立法的權交給由產業、農業和職業團體推派代表所組成1848年瑞士最終走向了一條與共產社會完全相反的道路。

 

瑞士A-35.jpg

Fig.35 俄國共產黨員列寧返國路線

 

另一個故事則跟俄國共產黨的擘劃舵手-列寧(Vladimir Lenin)有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列寧正在奧匈帝國的西里西亞省流亡,意外被當作敵僑而遭拘捕。獲釋後,他本擬流亡瑞典,但因俄國與德國交戰緣故,無法穿越德境因此改道去了瑞士。1917年二月發生在聖彼得堡,由工廠女工上街爭取麵包與和平示威遊行,最終卻意外演變成二月革命,從而結束了沙俄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政權暫時交給『臨時政府』,這是國際上承認的新政府,『臨時政府』是過渡形式的政體,待年底舉行立憲會議後才會正式決定新政府的未來。當時沙俄與英法結盟對德奧作戰,俄國臨時政府主張繼續作戰,而列寧則主張俄國應退出結盟並停止對德作戰,因此英國擔心列寧回國會導致俄國退出戰場。臨時政府不歡迎像列寧這樣的極端份子,英國也不願意幫助列寧及其他俄國共產黨分子取道北海回國,因此急著回國的列寧只能接受當時交戰國德國的幫助穿越德國領土回國,但這得冒叛國者罪名,臨時政府宣告以這種方式回國的流亡人士會在邊界被捕。但無論如何,416日晚間,臨時政府不敢公然與『工人和士兵蘇維埃』為敵,列寧歷經艱辛但安全返抵國門,而且還有一場群眾熱烈歡迎的場面。

 

有一位愛沙尼亞籍的共產黨分子名叫赫爾方特(Helphand),但私底下真實身份卻是德國情報人員,是他向德國情報機構介紹列寧,建議給予資助,也是他與列寧保持秘密聯繫。柏林用現金馬克、彈藥、武器支持俄國的共產黨與其他革命者已達四年之久,單是外交部支付的款項,到1917年止,從瑞士銀行就支付至少有二千六百萬馬克,折合成今天的幣值相當於七千五百萬歐元,德國協助列寧目的無非希望他回去俄國搞破壞。列寧對外宣稱搭乘的是『密封列車』,亦即車廂的門都是鎖起來,來證明自己與共產黨伙伴只是假道德國,跟德國當局一點關係都沒有。

 

191749日,列寧等一行32人從瑞士的蘇黎世乘坐火車,其後穿越交戰國德國和中立國瑞典,經由芬蘭轉到最後目的地俄國首都聖彼得堡,前後共計八天八夜、三千多公里的旅程。這一列火車與普通火車無異,沿途停靠站有乘客上上下下,列寧乘坐的車廂也並非傳說中遭到封閉,只是在和其餘車廂分隔開的地板畫上一條粉筆線,示意他們不能跨越到其他車廂。列寧下車過數次,也在德國柏林的旅館住了一夜,以便第二天搭船前往瑞典。

 

 

X. 可互換零件系統

『可互換零件』制度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成就,最早由法國率先提出,但是相關技術挑戰很大很大,最終由美國完成,因此也稱『美國製造系統(American system of manufacturing)』,美國因為發展出這套系統,從此確認其製造業霸主地位。十六世紀,槍匠(Gunsmith)的職業身份同時也是鐘錶匠(Watchmaker)、鎖匠(Locksmith),工作內容共同點都是精密金屬加工。十八世紀(1700’s)以前,長短槍械都是由槍匠(Gunsmith)以獨特的方式一次製造一把。如果槍枝部件需要更換,則整個槍枝要麼送到專業槍械製造商處進行定制維修,要麼被丟棄並更換一把新槍。這時期的作戰士兵一旦發生槍械故障,只能等待同袍陣亡或受傷後騰出槍枝來,或將手上故障槍枝上刺刀,進行近距搏鬥。槍是如此,鐘錶也是如此,鐘錶壞了,只能送回原製錶師那裡重新量身打造新零件。

 

1789年巴黎爆發法國大革命,皇帝被送上斷頭臺,擔心受迫害的貴族軍官逃到美國,並將『可互換零件』的觀念帶進美國陸軍。三、四百年來,歐洲的槍枝都是槍匠一把一把,藉由手工打造,就像製作藝術品一樣,每件尺寸都不盡相同。要達到『可互換零件』要求,勢必得透過機器設備輔助生產,如此零件彼此間的公差才能縮小,然而這會讓很多槍匠失去工作機會,因此法國槍匠對於改革計畫普遍表現出抵抗與消極。美國是由清教徒建立的新國家,包袱少,因此『可互換零件』系統傳進美國後,馬上在獲得推動。之後許多創新和改進的設備紛紛出爐,例如滑座車床(Slide rest lathe)、螺紋車床(Screw-cutting lathe)、六角車床(Turret lathe)、銑床(Milling machine)和金屬刨床(Metal planer)1850年,這些精密金屬工具機一一被製造出來。此外,用於將工件固定的裝置及用於檢查加工成品精度的量塊(blocks)和量規(gauges)也被創造出來。

 

1800 ~ 1880年的近百年間,瑞士靠獨立工坊制(Établissage)搶下全球最大手錶出口國地位,這是建立在大大小小加總超過一千家工坊基礎之上的成功,但是產量大的瑞士錶並不意味著更高的品質,因為眾多工坊手工生產緣故,導致零件規格數目龐大,品質參差不齊,此外,人會疲勞但機器不會,獨立工坊制度的效率是建立在人力上的分工,到了1880年代差不多已達極限,不可能再更好了。美國龐大的工業生產體系大量製造鐘錶零部件,這種透過機械輔助大量生產模式不但零件成本大幅降低,品質也相對穩定。在那個年代,鐘錶售出後的維修必須仰賴零售店維修師傅手藝,而零售店維修師傅手藝的養成是建立在鐘錶拆解過程的經驗累積,瑞士鐘錶品牌眾多,不同品牌手錶的構造與設計不盡相同,零件也未必能互用,零件庫存是一個大問題,維修經驗的積累更是大問題,這些維修成本會直接轉嫁到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反觀美國鐘錶,品牌數量少、款式與規格統一,零件規格一致可互用,庫存壓力小,維修經驗積累快速。

 

1850年,Aaron Dennison與美國著名鐘錶匠Edward Howard合作,兩人根據對美國陸軍春田市軍械庫的成功經驗,希望建立一條具備可互換零件的懷錶生產計畫。該公司最初以『美國鐘錶公司(American Horologe Company)』的名稱運營,但很快就更名為沃倫製造公司(Warren Manufacturing Company),以便向外國供應商隱藏其用途,1857年左右,工廠遷至馬薩諸塞州的Waltham鎮,並命名為Waltham Watch Company,毫無疑問Waltham手錶公司後來成了美國最知名的懷錶製造商。懷錶需要非常嚴格的生產公差和極少的製造缺陷,這使得企圖降低勞動成本的任務變得困難。跟槍械或縫紉機相比,製錶業所需的公差必須更小,才能精確裝配這些微小齒輪。因為鐘錶最後組裝與調校一直是人力成本最貴的部分,美國鐘錶零件一直不斷提升製造精度的目的,無非希望最終組裝的工序可讓技能較低的工人來完成,而不是像瑞士一樣,由至少接受五年以上之專業訓練的製錶師親自操刀每個步驟。瑞士鐘錶業開始受到巨大衝擊,傳統家庭代工坊或規模小的製錶工廠面臨嚴峻挑戰,紛紛倒閉。一時之間,瑞士對美國的鐘錶出口減少了75%,絕望之餘,為了生存,低端瑞士錶廠甚至於幹起仿冒美國Waltham牌懷錶的勾當。

瑞士A-36.jpg

Fig.36  美國Waltham懷錶工廠

 

然而,歷史機運給了瑞士錶廠一個喘息的機會,1930年代的美國經濟大蕭條讓不少美國人失業,美國高度規模化生產導致鐘錶產能過剩,大眾化的鐘錶找不到消費者,但是針對上層客戶的精品卻不是美國錶廠的強項,美國不少錶廠因為失去這個全世界最大市場而倒閉。反觀,原本苦苦掙扎的瑞士中小規模錶廠反而生存下來,在1920 ~ 1930年代,瑞士透過加入防水與自動上鍊功能來提升手錶的技術含金量,並以多樣化設計加諸文化宣傳的新奇感(錶廠創業家族的故事),爭取經濟能力上層的消費者青睞,勉強安然度過經濟大蕭條,1939年歐戰爆發,瑞士因為中立立場沒有捲入戰爭,在其他國家錶廠都被政府徵召從事軍需生產之際,瑞士錶廠低調奪回全球市佔。

 

戰爭期間美國鐘錶廠紛紛生產當時大量需求的軍用錶、軍用儀錶、航海鐘、航空設備、引信、保險絲等其他與手錶毫不相干的軍需產品。即使二戰結束後,美國錶廠也沒有馬上完全回歸民用,因為緊接著到來的就是冷戰和美國捲入的一系列的地區戰爭,美國鐘錶行業其實也回不去了。美國『可互換零件』系統的成功是人類跌跌撞撞好幾百年才辦到的,回顧這條路徑,蒸汽機的發明是起點,電動馬達的發明是中繼,精密工具的問世才是終點。有關美國『可互換零件』製造系統可以參考我們的另一篇文章:華順文化微雜誌,第四十三期,機械錶(六)–可互換零件(上)

 

未完,待續

 

機械錶(一) - 入門

機械錶(二) - 假錶

機械錶(三) - 臺灣 首部曲

機械錶(四) - 臺灣 二部曲

機械錶(五) - 科學

機械錶(六) - 可互換零件

機械錶(七) - 瑞士(上)

機械錶(八) - 瑞士(中)

機械錶(九) - 瑞士(下)

 

Reference

[1] “「機械錶工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世界腕錶,DEC 18, 2020,網路文章。

[2]  Henrique SCHNEIDER, “Karl Marx and Switzerland,” THEMARKETFORIDEAS, 網路文章。

arrow
arrow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