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GIO 華順文化微雜誌                  第四十六期 

機械錶 (九) – 瑞士(下)

 

 

XI. 生產制度危機

十九世紀下半(1850’s)瑞士已經是全球最大鐘錶出口國,這意謂組裝手錶所需要的一切零件都可在瑞士找到,而且很容易,這造就了當時瑞士成了假錶的溫床就像今日的廣東。然而產量多並不意謂品質佳,此刻瑞士很多小眾品牌且質量參差不齊,面對美國大規模、規格統一、品質極佳且價格低廉的競爭,瑞士逐漸失去美國這全球最大市場。品質升級及建立品牌形象是生存唯一的道路,儘管品質較低的瑞士錶商依舊湧入市場,但許多日內瓦製錶商仍然享有良好聲譽。不幸的是,隨著良好聲譽的出現,開始有人都想從中賺點快錢。因此,大規模造假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了打擊假冒行為,從1886開始,日內瓦市政府與瑞士聯邦政府共同成立的鐘錶檢測單位對於在日內瓦生產的鐘錶進行非強制性的檢測,通過者可以在機芯上鑴刻『日內瓦印記(Geneva Seal)』。有日內瓦印記的手錶基本上等級較高,品質也相對是極好的。

瑞士B-37.jpg

Fig.37 日內瓦印記(Geneva Seal)

 

150年前的瑞士,傳統工藝仍然受到推崇,精美懷錶是多日體力勞動的成果,但是美國人很早就體認到新科技的潛力。美國波士頓附近的春田市(Springfield)150年前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精密製造中心,那裡採用全世界最精密的製造方式生產軍械,有『槍谷』之稱。美國Waltham手錶公司創辦人Dennison,在參觀春田市的槍支製造商Springfield Armory後心中萌芽了製造手錶的新樣貌。在那裡,他看到如何利用『可互換零件』的概念製造步槍,要達到『可互換零件』,槍枝的每一零件公差都必須非常小,這需要仰賴非常好、非常精密的工具機來生產零件。這促使Dennison也想將這些技術應用到手錶生產。他的願景是,未來在專用機器上大量生產可互換的鐘錶零件,這樣就可以由半熟練工人組裝鐘錶,而不需要由專業製錶師來組裝鐘錶,如此便可以節省大筆工資。

瑞士B-38.jpg

Fig.38 美國Waltham鐘錶廠 (1890’s)

 

美國製錶業的驚人產量,例如Elgin在二十世紀初期(1900’s)成為世界最大的量產手錶製造商後,一天竟然可生產四十萬顆手錶螺絲,這讓美國懷錶既可大量生產還能兼顧品質,而且售價比瑞士錶便宜得多。從1870年代開始,瑞士錶的銷售數字開始大幅下降,尤其在美國市場瑞士錶幾乎全面退出。1876 年的百年國際博覽會(Centennial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是在美國舉行的首屆官方世界博覽會,瑞士派出了幾位代表來到這個充滿機遇的國家,在美國館的展場上,著實讓瑞士錶商大開眼界:一卷金屬絲插入Waltham公司全自動螺絲機的一端,源源不斷地產出形狀完美、大小如銷釘頭的螺絲。瑞士人使用的手動機器根本無法以這樣的速度生產同等品質的手錶螺絲。當然,這種快速自動化不僅適用於螺絲,也適用於機械錶的幾乎所有零件。為了生存瑞士人開始引進美國工具機,並虛心向對手學習。當時的美國鐘錶製造商有些今天還在市場上活躍,例如BulovaHamilton,但是巨人級的WalthamElgin則早已消失了。

瑞士B-39.jpg

Fig.39 美國Elgin鐘錶零件工廠日產四十萬顆螺絲 (1900’s)

 

瑞士鐵路對包括製錶業在內的所有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條鐵路於1847年開通,連接蘇黎世和巴登。由於私人鐵路間的競爭,到1860年時,瑞士的鐵軌已超過1000公里。由於多山地形及缺乏大量煤礦,再加上群山環繞水量充沛,瑞士非常適合發展水力發電(hydroelectric plant)。瑞士約末1890年代開始築水力發電廠,人們很快接受了新能源形式,電燈泡把黑夜變成了白晝,而電力馬達則驅動著鐵路機關車與列車廂。1902年瑞士國營聯邦鐵道公司(SBB)成立並開始著手進行鐵路電氣化。1905年鐵道設備製造商Brown Boveri & Cie. (BBC) 自負成本與風險,將穿越瑞士布里格和意大利伊塞爾的20 公里單向辛普隆隧道電氣化。電力機關車取代之前在隧道中行駛的冒煙的燃煤火車,因為在隧道內燃煤會造成乘客和機組人員呼吸困難,而且有一氧化碳中毒的疑慮。1916年,SBB將聖哥達山鐵路實現電氣化。

瑞士B-40.jpg

Fig. 40聖哥達山線鐵路隧道 (1882)

 

瑞士B-41.jpg

Fig.41 聖哥達山線,綽號鱷魚的Ce 6/8 III機車頭 (1921)

 

在看到美國鐘錶製造體系後,瑞士人也調整腳步把原本獨立工坊的個人分工,重組為集中式工廠,瑞士錶商從美國進口新型精密工具機,開始大量生產零件,而且是在同一家工廠內,但是因為瑞士錶商的資金與規模普遍不大,因此自動化程度及生產數量還是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美國製造方式的短板是每個零件都需要一台機器來製造,而且生產越多越划算。然而如三問表(Minute repeaters)、計時碼錶(Chronographs)…這些非常複雜、高階且產量不多的高價手錶,就不是美國錶商的生意。瑞士鐘錶業還是走分工策略,畢竟規模都不太大,只不過是由以前個人小工坊的手工製造,變成中型工廠的機器製造,例如這家工廠專門生產擺輪,那家工廠專門生產游絲..等等。然後再由機芯工廠把這些透過機器生產的零件,手工組合成『空白機芯(Ebauche)』,Ebauche是法文『底稿』或『底色』的意思。這種『空白機芯(Ebauche)』是非常基本款的機芯,可直接搭配平價手錶,也可透過更細緻的打磨、修改,或藉由增加齒輪賦予與眾不同功能。這種空白機芯沒有任何Logo,錶商買回去後可以打上自家Logo或其他記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經濟好轉才短短十年就出現危機,1929年來自美國股市崩盤後的大蕭條席捲全球。當時瑞士手錶生產被拆解為零件製造與手錶組裝的兩大類分工,零件製造是在機械工廠,組裝則家庭代工與工廠組裝同時並存。與此同時,為了應對價格下跌及美國、日本徵收高昂進口保護關稅,瑞士製造商開始大規模出口機芯,然後在進口國透過當地鐘錶師組裝手錶,並且以瑞士錶名義出售(洗產地),這導致瑞士製錶匠失業並且讓組裝技術外流到國外。恐龍與哺乳類的差別在於恐龍必須吃很多食物才能活,而哺乳類只要少量的食物就可生存,美國錶廠的規模及員工人數都是瑞士錶廠的二十倍甚至於三十倍以上,美國手錶雖然又好又便宜,但前提必須訂單很多,公司才有辦法生存下去,大蕭條對美國錶廠的中傷程度比瑞士錶廠更嚴重。1939年歐戰爆發,美國鐘錶廠紛紛生產當時大量需求的軍用錶、軍用儀錶、航海鐘、航空設備、引信、保險絲等其他軍需品,瑞士因為中立立場沒有捲入戰爭,在其他國家錶廠都被政府徵召從事軍需生產之際,瑞士錶廠低調奪回全球市佔。

 

二戰結束後,瑞士已經不再與美國競爭低價手錶市場了,到了1950年代,瑞士錶在機芯的設計方面有非常長足的進步,明顯領先美國與日本,例如計時碼錶、自動上鍊腕錶和日曆腕錶等複雜設計,這種複雜手錶的機芯零件也都可以透過機器生產,美國人從來沒有生產過這類手錶,美國錶商賺的錢不多,而且已經耗盡了資金儲備,進入1960年代後美國錶廠陸續收攤,要不然就搬到瑞士例如Hamilton。唯一在美國本土倖存下來的手錶廠是天美時 (Timex),該公司生產廉價的「一次性」手錶,裡面甚至於沒有使用抗磨損的寶石圈(Jewels)。他們雖然被精英製錶商瞧不起,但至少是有賺錢的。Timex的錶殼做到完全密封,這意味著它無法打開進行維修,但也不會讓灰塵進入,壞了就直接淘汰,天美時(Timex)的模式後來被SWATCH完美複製,而且還加上了時尚。

 

1960年代以前,瑞士手錶公司都不是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運營,而是在瑞士聯邦政府監督下運營。這種大規模國家干預其實有一明確目標,就是為了避鐘錶匠被『無產階級化』,並且被迫離開山區或農村向大城市遷移,如果真發生了意謂工匠得放棄自己的工坊,全部得到大工廠打工。『無產階級化』及其向大城市遷移,很容易替工會及共產主義創造有利的發展溫床。相反地,政府干預的目的是為了讓小型在地經濟結構小工坊得以繼續生存。任何希望擴大錶廠規模、錶廠搬遷或更改錶廠名稱的企業,都必須事先向聯邦政府提出申請。除此之外,政府也禁止瑞士零件製造商向外國提供零件(完整機芯例外),以保有瑞士製造的獨特性及稀有性,1939 ~1956年間,手錶公司支付給股東的年股息平均為14%,而瑞士工業界的平均年度股息才7.8%,這證明在1960年代以前,製錶在瑞士是高收入行業,這些策略一直都很成功直到石英危機爆發。

 

『瑞士製造(Swiss Made)』這個議題,在政府和錶商代表間進行長達十年的討論後(1961-1971),終於在1971年頒布法令:“(1)機芯在瑞士組裝、調整和檢查,並且在瑞士製造的組成部件至少必須佔所有組成部件價值的50%時,才能標示是瑞士製造的手錶”。然而,這部商業法律卻為瑞士境外錶商留了一扇後門,這意謂『瑞士機芯』結合『當地組裝』也可以等於『Swiss Made』,因為瑞士機芯成本多半高過手錶配件,因此在1970 ~ 1990年代的臺灣島內,生出近五十個利用這扇後門所建立的瑞士錶品牌,這些品牌使用臺灣製造的錶殼、錶帶,搭配瑞士進口機芯,最終在臺灣組裝調校,並以島內市場為大宗。為了遏止全球這種洗產地歪風,從2017年開始,瑞士政府新規定了Swiss Made的定義為:“(1)機芯最終的組裝在瑞士,而且機芯60%以上的成本來自瑞士境內。(2)手錶最終組裝與調校在瑞士完成。而且整只手錶包含研發、零件與組裝所產生的費用必需有60%以上的價值來自瑞士”。符合以上些條件,方能在錶盤印上Swiss Made的字樣,標準趨嚴了。

 

臺中的梅華精密是臺灣最大錶廠,第二代經營者曾經在1983年(時間不確定)買下瑞士錶Ogival商標,並使用1971年的Swiss Made標準在島內銷售Ogival錶並標榜“Swiss Made”。但是2017Swiss Made的新標準頒佈後,梅華精密並未隨之調整仍延續舊策略,於是在2023年被臺灣檢調單位以詐欺罪起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提過的那五十個島內洗產地的瑞士錶品牌其實都沒有在瑞士註冊商標,講白了就是唬唬島內消費者罷了,但是Ogival不同,因為是買下曾經在瑞士存在過的品牌商標,因此Ogival一直有持續在瑞士聯邦政府管理單位內註冊商標(註冊商標需要繳費)。也許您會納悶?為何1971年的Swiss Made標準會定得如此低呢?這得從當年的時空背景談起,當時日本石英錶來勢洶洶,面對石英危機,機械機芯相較於石英機芯是比較過時的科技,因此瑞士希望透過“Swiss Made”的商譽加持,讓瑞士機芯出口量增加好降低錶商的損失,可是到了千禧年前後,瑞士機械錶已經成功轉型奢侈品了,為了保障瑞士錶商的更多權益,把標準提高當然也是意料中之事。

 

 

XII. 腕錶

腕錶(Wristwatch)故名思義就是戴在手腕上的錶,與放在口袋的懷錶(Pocket watch)略有不同,一般而言腕錶比懷錶更薄更小。腕錶的概念幾乎與懷錶一樣悠久。文獻記載1571 年,英國Robert Dudley伯爵向伊麗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贈送了一塊“手臂手錶”,但這枚手錶並沒有任何更詳細的資料流傳下來。目前有被保留下來並被妥善修復,公認最早的腕錶是1868 年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製作,為匈牙利 Koscowicz 伯爵夫人所設計的,見Fig.42。這枚腕錶以手鐲形式打造,中間寶石打開後就可以看到一枚小錶。在十九世紀(1800’s),要把錶變小又要保持精確並不容易。而且,即使有人設法製造出一款小巧而又精準的手錶,人們也不會信任它。錶的購買者普遍相信手錶需要有一定的尺寸才能走得準確。其次,腕錶容易受到懷錶所不存在的危險。懷錶一般而言是放在口袋裡,它們不太有機會碰到水或灰塵,但當它們戴在手腕上時,就很可能會被水濺到或沾上灰塵。另外,腕錶在當時被認為是極其女性化的飾品,就像手鐲一樣,這意味著男性不太可能購買它們。

瑞士B-42.jpg

Fig.42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 1868

 

瑞士B-43.jpg

Fig.43 懷錶放置在帶有腕帶的皮杯中

 

瑞士B-44.jpg

Fig.44 印度西北邊境(1888)

 

這種觀念是如何改變呢? 隨著製錶師開始製造專用手錶,它們分階段發生了變化。1880 年代,在遠東執行軍事任務的英國軍官發現,如果將手錶綁在手腕上會更方便,這樣可以一手握住馬韁繩,另一手握劍或持左輪手槍。男性在手腕上佩戴手錶的例子最早是懷錶,它被放置在帶有腕帶的皮杯中,見Fig.43,軍官要求軍隊裡的工匠為懷錶製作一個皮杯以便使用腕帶就可以將懷錶綁在手臂上,這樣的做法很快在軍中同袍間流行開來,見Fig.441904年,飛行員Alberto Santos-Dumont要求Louis Cartier公司設計一款在飛行中使用的手錶,因為駕駛飛機時不方便從口袋裡掏出懷錶,見Fig.45。最大的變化發生在英國,1905Hans Wilsdorf搬到倫敦並與他的姐夫Alfred Davis創辦了一家名為Wilsdorf and Davis 的鐘錶公司,Wilsdorf很快對腕錶產生了興趣,並決定生產自己系列的手錶,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勞力士(Rolex)1910Omega正式推出量產型的腕表,而且尺寸明顯比懷錶小很多,見Fig.46。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經濟理由,越來越多的相對便宜的懷錶被加工增加錶耳以便綁在手臂上,見Fig.47

 

瑞士B-45.jpg

Fig.45  飛行員Alberto Santos-DumontLouis Cartier腕錶 (1904)

 

瑞士B-46.jpg

Fig.46  Omega 型號9846腕錶 (1910)

 

瑞士B-47.jpg

Fig.47  幫便宜的懷錶增加錶耳(1915)

 

根據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 2018年瑞士鐘錶業出口了2370萬隻腕錶,與全球數十億的手錶產量相比,這只是滄海一粟。但如果考慮營收,情況就發生了逆轉,根據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的統計數據,瑞士鐘錶行業的主要奢侈品牌佔全球鐘錶市場營收的70%2018年的出口總額為212億美元。排名第一的是勞力士,營收佔前十大品牌總營收的30.1%,佔全瑞士手錶營收的24.7%。而排名第二的Omega與第四的Longines幾乎佔SWATCH集團總營收的70%,見Fig.48

瑞士B-48.jpg

Fig.48  2018年瑞士錶銷售金額佔比前十大

 

運動錶是這幾年的錶界顯學,這說明工業時代年輕人的品味與以往金光閃閃的珠寶風大相逕庭,這些運動錶包括飛行錶、潛水錶、賽車錶,甚至於軍錶。什麼是飛行錶呢?飛機在高空飛行時因空氣稀薄,氣壓會降低,這會導致手錶內的氣壓大於手錶外的氣壓,因此手錶密封必須做得很好,才能讓手錶內的空氣狀態接近地表,或至少錶內與錶外氣壓不會有瞬間太劇烈變化,此外,戰鬥機飛行員因為執行比地面更多的高地心引力(High g)運動,因此擒縱系統必須非常耐g變化,才能降低走時誤差。飛機剛發明後不久,機艙內的增壓及溫控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飛行員普遍得穿禦寒衣物及戴手套,因此飛行錶的另一個特徵就是大錶冠,以便戴手套也能輕鬆調整時間。飛行錶的大錶徑有利於飛行觀看時間,通常38 ~ 49 mm。配備碼錶功能對飛行員非常重要,因為他們經常要測量飛機的速度。此外,傳統碼錶使用必須經歷三個動作,(1) 按停止鈕,停止秒針運轉。(2) 按歸零鈕,讓秒針回到12點鐘位置歸零。(3)按秒針啟動鈕,重新啟動計時。但是少數飛行錶具備『飛返計時功能(Flyback)』,只需按一下 4 點鐘位置的附加按鈕即可使用重設碼錶功能。飛行錶的錶圈外環通常可雙向旋轉,也可輔助飛行員計算飛行滑尺、燃油消耗、飛行時間、甚至於單位換算 (節/公里/加侖/公升/英尺/公斤/磅)。著名的飛行錶品牌例如IWC、Breitling…等。

瑞士B-49.jpg

Fig.49  1950年代的大型飛機駕駛艙

 

瑞士B-50.jpg

Fig.50  IWC Big Pilot's Watch (1940)

 

瑞士B-51.jpg          

Fig.51  Breitling Navitimer (1954)

 

接下來,我們要來討論潛水錶。海底越深,承受水壓越大,與飛行剛好相反,手錶內的壓力小於手錶外的壓力,因此防水必須做得非常好,否則海水就會滲進機芯。潛水錶最大的特點是眼睛看不到的,也就是防水深度,市面上一般機械錶的防水深度約末30 ~ 40米,但是潛水錶的防水深度要達200米以上才算及格。另外錶圈015刻度是為了紀錄氧氣存量,提醒潛水者留意入水時間,而且只能逆時針轉動,這是為了避免不小心碰到錶圈時也不至於改變設定。此外,潛水錶的時標一定要塗上瑩光塗層而且很大很明顯,如此在黑暗的水中方能清楚看到時間。Rolex Submariner系列是勞力士很熱銷的潛水錶,也是其他錶廠競相模仿的設計。Submariner的字面意思是”潛水員”,所以在華文圈這款錶便被暱稱為”水鬼”。第一枚勞力士水鬼錶發表於1953年,產品編號62042010年勞力士推出錶圈與鏡面都是綠色的第二代綠水鬼,產品編號116610LV,搭配3135自產機芯,售價8,500美元,改進之處是綠色陶瓷錶圈(Bezel)上的數字是立體深刻,而且轉盤側面的齒孔也修正得更細緻。這枚Rolex 116610LV ,雖然發行當下原廠定價約末28萬台幣,但實際的成交價卻超過70萬台幣,而且還一錶難求,原因是這些代銷勞力士的經銷商每年除了少數幾枚綠水鬼的配額外,尚必須負擔其他沒有那麼暢銷的錶款,導致想拿綠水鬼的老客戶只好不斷往上喊價,也算是一種飢餓行銷吧!

瑞士B-52.jpg

Fig.52   Rolex 6204 (1953)    

 

瑞士B-53.jpg   

Fig.53  Rolex 116610LV (2010)

 

賽車錶通常在3、6、9點鐘方向各有一個副錶,3點鐘方向的副錶一圈是30分鐘,6點鐘方向的副錶一圈則12小時,9點鐘方向一圈60秒,這些都是為了方便賽車選手計時而設計。錶圈上的測速刻度,可以幫助選手計算車子的平均時速。Rolex Daytona系列是勞力士於1963年以美國佛州知名的迪通拿(Daytona)賽道為名所推出的賽車錶,這款手錶六十年來造型改變不大,新款售價約末百萬台幣上下。美國演員保羅紐曼(Paul Newman)曾經擁有過一枚Rolex Daytona 6239,是妻子在1960年代末以300美元購入,錶背上刻有「Drive Carefully Me」的句子,當時保羅紐曼正在拍攝一部名為《Winning》電影,在電影中保羅紐曼飾演一名賽車選手。1984年保羅紐曼將手錶送了給女兒當時的男友James Cox。而這賽車錶最終於2017年以1,775萬美元價格拍賣成交,一度突破「全球最貴腕錶」的拍賣紀錄。

瑞士B-54.jpg

Fig.54  First Daytona 6238 (1963)  

 

瑞士B-55.jpg                         

Fig.55  加州Daytona 500 賽道 (1963)

 

瑞士B-56.jpg

Fig.56  保羅紐曼(Paul Newman)Daytona 6239 (1969)

 

瑞士B-57.jpg

Fig.57  保羅紐曼的電影《Winning》1969

 

瑞士B-58.jpg

Fig.58 英國二戰期間使用的軍錶[5]

 

軍錶或鐵道錶,為了便於觀看且避免在很緊張狀況下看錯時間,通常使用大型阿拉伯數字(Arabic numerals)作為時標,而且加之螢光塗劑以便夜間辨識,演變至今凡使用全阿拉伯數字作為時標的錶通常被暱稱為軍錶(Military watch)。在戰場上,不同部隊透過手錶對時,在不同地點集結,同時對敵軍發起攻勢至關重要,這是為了避免建構包圍網時,不同部隊間因時間差造成破口,導致敵軍從包圍網脫逃。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國防部急需數量龐大的手錶去分發給當時的軍隊,但是軍方認為平常老百姓佩戴的手錶,無法勝任在戰場上的任務。因此由國防部訂定了一套規格,邀請了世界所有能夠達到此標準的錶廠來為英國軍隊量身定制軍錶[5]。錶的規格為黑底,必須有秒針,時標使用阿拉伯數字,夜間要能觀看(使用螢光塗劑),具備防水功能,精度達天文台等級(Chronometer),錶冠明顯比一般手錶大。當時參與製造這批手錶的公司計有 : Buren, Cyma, Eterna ,Grana , Jaeger Le- Coultre , Lemania , Longines , IWC , Omega , Record , TimorVertex。有些品牌至今仍非常知名,但也有不少品牌早已退出市場。

 

 

XIII. 石英危機

1970年代因為電子石英錶問世,造成瑞士鐘錶從業人員將近2/3失業,瑞士人稱這段歷史為"石英錶之亂"。石英錶是瑞士人於1967年率先發明的,但是當時瑞士是世界上機械錶的最大生產國,對於這種可能會動搖瑞士錶在世界市場地位的先進技術,瑞士人內心充滿矛盾與忐忑不安。石英錶的誤差非常低,每年少於一分鐘,即每天少於一秒。而頂級的機械錶充其量也只能達到每日數秒誤差。石英晶體是一種壓電材料(Piezoelectric material),在這種晶體表面施予電壓可改變晶體幾何形狀,在過去一百年,石英晶體已經普遍被應用在電子與光電領域,例如產生載波之振盪器、麥克風、濾波器及光纖通訊的調變器。

 

石英錶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首先把石英晶體加工成音叉形狀,見Fig.59,這是為了便於後續的振盪,同時在石英音叉表面透過半導體製程,長上一層很薄的金屬電極及振動感應器,電池提供的電壓透過金屬電極施予石英音叉後,音叉因型變而自然產生振動,這與樂器行音叉振動原理沒有不同。音叉上之感應器感,將振動轉換成電流高低變化並且輸出,高低變化的電流去觸動觸發器(Flip-flop)IC,並導致每秒鐘產生2^15=32768次的振盪訊號(一秒鐘內32768“1”與相同數目的“0”),這個振盪訊號的重複性決定手錶的脈搏,最後再將訊號送進一個電子計數器IC,這顆計數器IC每收到32768的脈衝後,就會自動輸出頻率1 Hz的電流去驅動步進馬達旋轉,也帶動指針旋轉,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石英錶是每一秒跳一格的原因,以上就是石英錶轉動的原理。Fig. 54是石英錶的構造,其中編號A纏繞很多圈銅線的零件是步進馬達,編號D是電池,編號B是石英管,石英管內就是一支音叉狀的石英振盪器。

 

對於機械錶而言,擺輪、游絲及擒縱是最重要、也最關鍵零件,它們構成機械錶的脈搏,該脈搏決定機械錶的走時精準,過去五百年為了增加機械錶的走時精準,擺輪材料的熱漲冷縮現象,著實傷透了製錶師腦筋,改進之道,例如使用雙金屬補償來降低擺輪的熱漲冷縮,又例如使用抗磁性材料製造游絲,目的是為了降低環境中磁場對擺輪的影響,此外,也設計出各種不同形狀的擒縱架構,目的無非想要降低地心引力對擺輪的影響。但是以上這些困擾,石英錶幾乎都不存在,石英的熱膨脹係數比金屬低得多,另外石英音叉加工的尺寸誤差對振盪頻率影響不大,再者地心引力對石英音叉的影響小到幾乎可以忽略,唯一影響石英錶脈搏的就只有步進馬達的精度與重複性,這意謂石英錶真的可以做到很便宜。

瑞士B-59.jpg

Fig.59 石英錶構造

 

1969年,日本精工(Seiko)推出史上第一款量產型電子石英錶(Quartz-Astron 35SQ),接著1973年日本精工再次推出具備液晶螢幕的數位電子錶(06LC)。至此,機械錶開始招受到巨大競爭壓力,機械錶因為大大小小上百個金屬零件,成本降低的空間實在很有限,而且單純從計時的角度來看,機械錶的準確度也沒有電子錶來得精確。此外,當時日本錶業集中在幾家大公司,但瑞士則是約數百間小工廠。這樣較為破碎的結構在發展新科技與經濟效率上都較為不利,使得瑞士未能即時跟上石英革命的腳步,市場佔有率大減。因為石英錶的問世,瑞士鐘錶職人總數從1970年的九萬人裁員至1984年時僅剩兩萬八千人。機械錶的製造商必須幫機械錶找出路,重新定義機械錶的價值,讓機械錶跳脫純報時工具轉而變成飾品、收藏品,才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

 

二十世紀初(1900’s),全球銷售的手錶有一半以上來自瑞士的拉紹德封小鎮,1968年該小鎮的鐘錶業還雇用超過11,000人,佔當地勞動力的47% ,但是到1975年,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7,000人,之後不但沒有變好還更嚴重。幾個世紀以來,製錶工匠們日夜辛勞,不斷改良將能量從螺旋彈簧(發條)通過一個個齒輪傳送到擺輪的設計,創造盡可能接近完美的機械系統,從而謀求使鐘錶走時盡可能精確。他們做得相當不錯,手錶精確到每天僅有數秒誤差。但是使用石英技術製造的手錶可以精確到在一年之內誤差只有數秒,而且石英錶的價格還降到只有幾十美元,而1970年代的機械手錶則要價數百或數千美元。以百達翡麗為首的一些鐘錶行業高階層提出,瑞士鐘錶可以在奢華和工藝上競爭,而不是在精確度方面,換言之機械錶要與鑽石珠寶競爭,而不是與電子錶競爭。

 

"石英錶之亂"後,約末經過十年的痛苦重整,一些品牌知名度較低的錶廠就此從市場上消失,而品牌知名度較高的錶廠則被財團接手後重新包裝重新出發,準備走量少質精高單價路線,並大膽引入創設計在機芯上。在新瑞士錶商刻意炒作下,1980年代的紐約名流們忽然戴起了二次大戰以前的腕錶,並引為時尚。他們偏好象徵家族精神傳承的百達翡麗(Patek Phillppe)或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這股風潮一開始就很懷舊,並且,很快從美國吹到日內瓦、巴黎、倫敦、香港、東京….1980年蘇富比拍賣古董手錶時古董錶的行情還很低迷,然而因為媒體的推波助瀾及瑞士錶商刻意在拍賣會場上高價購回舊錶,古董錶成為繼鑽石之後避險保值的投資工具之一。在拍賣會場上高價購回品牌昔日舊錶其實是一種商業操作,這些品牌歷經百年甚至於兩百年的經營與數度易手後,新主人早已與創辦家族沒有任何瓜葛,新主人多半是銀行或股市投資者,為了拉抬品牌價值,錶廠內必須擺上幾枚舊錶好彰顯新主人與品牌歷史的連結,有歷史才能講故事,光這些故事就夠發燒友心養養的,此外,高價購回舊錶並刻意讓消息在媒體上曝光,也有助於推昇新錶的價值與銷售數字。總之,這是機械錶廠結合文化、藝術、媒體與時尚所做的努力,精品文化的形塑一直是歐洲的強項。

 

現今的拉紹德封(2020),鎮上居民總數9,000人,鐘錶匠平均年齡30歲,而且30%的鐘錶匠不是在瑞士出生,2000 ~ 2014年,該鎮製造的鐘錶全球銷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都受到這種快速增長的吸引來到該鎮就業。

瑞士B-60.jpg

Fig.60 古董錶拍賣會場

 

 

XIV. SWATCHETA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 公司,簡稱 ETA是一家巨星級的瑞士機芯專業製造商,對瑞士製錶業的影響舉足輕重,喊水會結凍,其主要營業項目是設計和製造,包含石英機芯、手動上鍊、自動上鍊機芯。公司通常簡稱為ETA,總部位於瑞士Grenchen,是SWATCH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通過一系列合併,ETA是目前瑞士最大的手錶機芯製造商,並且壟斷性的控制瑞士中高端機械錶的機芯。由於其市場的特殊地位,ETA曾多次接受瑞士聯邦政府調查。ETA的問世是瑞士鐘錶業不斷整合的結果,旗下按不同精密程度又細分為ValjouxPeseuxLemania等搭配不同游絲及避震器等級的機芯款式。除了供應機芯給母集團 SWATCH旗下品牌使用,也銷售給第三方品牌如帝舵(Tudor),萬國表(IWC)和百年靈(Breitling)..等等。

 

1856Joseph Girard博士與教育家Urs Schild一起創立了名為 “Dr. Girard & Schild” 的工廠。1888Urs Schild逝世後,其子Max Schild接手公司,不久赴新大陸美國考察並期望拓展市場,Max Schild在美國期間真正見識到美國強大工業能力,希望引進可生產零件的美國工具機,但是受到保守的董事成員反對,最後氣餒地離開了公司,並將權力交給了他的兄弟Theodore Schild打理。時間進入1900年代後,腕錶才剛剛開始流行,公司以『Schild Fréres』為品牌生產腕錶。1905年公司更名為Eterna1932Eterna成立了子公司ETA SA,以機器生產方式量產機芯,供瑞士錶廠使用。

 

Adolf Schild簡稱AS成立於1896年,建廠於Grenchen鎮及Solothurn鎮,是瑞士專門生產機芯的公司之一,在1920年代成為了瑞士最大的機芯製造商。1926年,Adolf Schild 與另外兩家機芯製造商A. Michel AGFabrique d' Horlogerie de Fontainemelon (FHF)合併,新公司改名為Ebauches SA集團(空白機芯製造有限公司)1978Adolf Schild AS公司獨立出來,並被ETA SA併購,1985ETA繼續併購 Ébauches SAFHFEbauche是法文『底稿』的意思,在手錶界這是『空白機芯』的代名詞。FHF曾經是瑞士最老的機芯製造商,成立於1793年,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幫瑞士錶廠提供『空白機芯』。當時瑞士錶商非常倚賴靠近瑞法邊界上的法國鐘錶重鎮貝桑松(Besançon),一家名為Japy的法國『空白機芯』製造商。

瑞士B-61.jpg

Fig.61  FHF機芯工廠(1936)

 

1980年代初期,瑞士機芯製造商ETA的執行長Ernst Thomke領導一團隊專門針對使用電力的便宜石英機芯及電子數字錶進行研究,並於1983年成立SWATCH公司,生產以『SWATCH』為品牌的廉價電子錶,企圖奪回被日本Seiko Citizen公司所搶走的手錶市場,該年便推出售價40 ~ 50 瑞士法郎的廉價石英錶。1985年,黎巴嫩企業家海耶克(Nicolas G. Hayek) 與瑞士幾家銀行一起收購了SWATCH的多數股權,加上併購SSIHASUSG兩家公司後,成立名為『瑞士微電子鐘錶公司(Societe Suisse de Microelectronique et d'Horlogerie; SMH)』的事業群,ETA則是SMH事業群旗下一個獨立事業體。後來因為SWATCH手錶的名氣實在太響亮了,1986年索性將集團名稱更改為SWATCH,並由海耶克(Nicolas G. Hayek)擔任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ETA當然也順理成章以拖油瓶身份成為SWATCH集團旗下的一員。

 

崇尚自由的瑞士人骨子裡一直存在著反集團化的DNA,再加上鐘錶界特有的『獨立工坊』分工傳統,造就ETA發展到了1980年代初期時,其實是一家由很多小零件商、錶盤商、錶殼商及錶冠商,共同出資合營的鬆散事業體,有點兒類似『鐘錶零件合作社』的概念。海耶克接手SWATCH集團後,透過投入大筆資源與資金收購ETA 旗下那些小零件商、錶盤商、錶殼商、錶冠商的股份及設備,讓ETA蛻變成為一高度集中的公司,也成為SWATCH集團內的重中之重成員。有了ETA加持後,SWATCH集團開始放心收購一些昔日知名手錶品牌,並且按不同定價策略經營這些品牌,這些品牌手錶定價由低而高分別為SWATCH (100美元)、天梭Tissot (700美元)、浪琴Longines (4,500美元)、歐米茄Omega (7,000美元)及寶璣Breguet (20萬美元)。其中SWATCH品牌的電子錶,手錶配件以塑膠材質主,強調設計感,讓年輕人忍不住會想一買再買。SWATCH電子錶採用塑膠錶殼搭配矽膠錶帶,每天配戴壽命大概一年,至多不超過兩年,壞了就丟,時代真的變得不一樣了,戴SWATCH錶的主人在意的不是手錶走時準不準,而是看這隻錶的眼球。

瑞士B-62.jpg

Fig.62 強調時尚的SWATCH電子錶

 

1970年代初石油危機之後,消費者比以前更加關注價格。便宜的日本或美國石英錶比昂貴瑞士機械錶更具吸引力。1973年瑞士還出口了四千萬只機械錶,可是到了1983年卻僅剩出口三百萬只。SWATCH的策略很成功,推出兩年內(1983-85)便售出超過250萬只電子石英錶,幫助奪回了他們失去的重要市場份額。然而僅僅如此,與石英危機前的盛況相比,瑞士鐘錶業的規模還是比以前小很多,許多製造商只專注於超高端類珠寶的機械錶市場,例如勞力士、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公司。SWATCH在拯救瑞士手錶行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結束了石英危機,如果沒有SWATCH,那麼價格實惠的瑞士手錶行業很可能會完全消失。在石英危機之前,大多數手錶都是在瑞士製造的,但是那場危機之後大部分製造都轉移到了遠東,尤其是中國。今天,除了超高端機械錶的製造還保留在瑞士外,其餘多數手錶製造幾乎都在遠東進行。

 

1985 ~ 2000年,ETA一直是瑞士最大的機芯製造商,幾乎囊括所有瑞士機械錶機芯九成以上份額。在擺脫石英危機後的十五年(1985-2000)間,瑞士大都專注於高檔機械錶製造,這段期間不少瑞士錶廠透過購買ETA的空白機芯,然後重新打磨更細緻紋路,或透過增加幾個齒輪修改機芯功能,完成手錶組裝後在機芯打上自家Logo,然後便以高價品牌手錶出售。這其中當然也不乏中低價品牌手錶,在裝上200美元的ETA機芯後便以定價十倍的2000美元出售手錶,我們從Fig.48的統計表不難看出SWATCH集團內的手錶品牌,其實比較偏中低價位,某些獨立小廠利用ETA機芯的名氣來提高身價的市場操作,已經傷害到SWATCH集團旗下的機械錶銷售,這讓SWATCH董事會主席Nicolas Hayek相當不滿。講大白話就是,SWATCH集團付出比較多努力,投入比較多資本,也承擔比較高風險,卻比這些搭順風車的品牌賺得更少。為此,Nicolas Hayek2002年宣布,四年後也就是2006年,ETA 的機芯將只供SWATCH集團內自家品牌使用,不再對獨立第三方品牌提供機芯。

 

出生中東黎巴嫩的Nicolas Hayek在瑞士鐘錶界是出了名的嗜血禿鷹,瑞士聯邦政府主導的『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 COMCO)』,其成立目的是為了避免大型企業過度壟斷,進而影響中小型企業生存。SWATCH官方消息引起『競爭委員會』的注意,因為ETA在當時的具有毫無疑問的壟斷地位,為了保護瑞士製錶業,『競爭委員會』不得不裁定ETA必須繼續供應機芯給第三方瑞士錶廠,不得任意終止直到2010年為止。2009年眼看『競爭委員會』裁定的期限就快要到期了,Nicolas Hayek再度宣布2010年期限一過,ETA就不再供應機芯給第三方瑞士錶廠。這次同樣引來『競爭委員會』的介入,最後在2013年政府與ETA達成第二次協議,協議內容規定2020年前ETA逐年減少對第三方錶廠的機芯供應量,而不是立即停止。協議內容表明2009~2011年,對第三方錶廠的機芯供貨量降至最高峰時期的75%2016~2017年則減至65%2018~2019年為55%2019年眼看協議又要到期了,『競爭委員會』再度宣布協議效力展延至2020年底。2020年夏天,『競爭委員會』宣布不再對ETA是否提供機芯給第三方錶廠進行任何配額管制,但是礙於ETA的壟斷規模仍在,如果ETA未來貿然停止對第三方錶廠停止機芯供應,仍會受到瑞士反壟斷法《瑞士卡特爾法(Swiss Cartel Act.)7條約束而被調查。

 

針對ETA宣布不再提供機芯給SWATCH集團以外的第三方錶商,Nicolas Hayek的兩次宣布都在瑞士製錶界掀起滔天巨浪。ETA是一家專注機芯生產超過兩百年的企業,在機芯製造成本,維修成本,耐久性和穩定性方面,ETA久經考驗的機芯比許多品牌自產機芯表現得更加優越。為了生存,市場開始自我調整,資本及規模較大的錶廠紛紛開發自產機芯,但是製造機芯的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可辦到的,主要是機芯穩定性的考驗需要長時間驗證。而規模較小的錶廠則開始使用瑞士其他機芯廠的產品作為替代,其中SellitaSoprod分別是市佔排名第二與第三的機芯製造商。2013年瑞士三大機芯製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為ETA(550萬枚)Sellita (160萬枚)Soprod (10萬枚)。後兩者都是專門針對ETA已經專利過期的機芯進行克隆(Clone) 1:1複製,這是為了讓使用ETA機芯的第三方錶廠減少驗證時間,無縫接軌直接使用SellitaSoprod的替代機芯。Sellita的產品鎖定複製ETA的中低價位產品,而Soprod則只針對ETA的高價產品進行複製。『競爭委員會』三度介入的目的無非是希望替第三方錶商爭取時間,讓無論是自產機芯的錶廠,抑或是生產代用機芯的製造商,都能有更充足時間站穩腳步與ETA競爭。有趣的是專門生產低膨脹係數游絲的Nivarox公司,是SWATCH集團旗下100%持股事業體,幾乎壟斷瑞士九成以上的游絲需求,無論是自產機芯、SellitaSoprod都得仰賴Nivarox公司供貨,他們當然也得在『競爭委員會』眼皮子底下小心翼翼的工作。

 

SWATCH集團中,定價最貴的手錶品牌是寶璣(Breguet),一枚要價六百萬台幣起跳。寶璣(Breguet)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75年,寶璣鐘錶店創始人、出生瑞士的天才技師Abraham-Louis Breguet在巴黎開設的第一家鐘錶店,憑藉淵博鐘錶知識和過人技術,吸引了當時最優秀的工匠投身門下,開始了其傳奇的鐘錶人生,幾乎全歐洲貴族皇室都是寶璣的客戶。1782年,推出最早的自動上條懷錶,1783年推出了自鳴鐘,1790年發明避震裝置,而其最偉大發明陀飛輪,可消除地心引力對擒縱系統的影響,大大提高了鐘錶準確度。寶璣(Breguet)公司傳到第四代Louis Antoine Breguet (1851-1882)後便嘎然停止,Louis Antoine Breguet的兩個兒子與一女兒都沒有進入製錶業,為此Louis Antoine Breguet邀請英國著名製錶師Edward Brown前來法國巴黎,成為寶璣(Breguet)公司的合夥人,當時寶璣的業務主要是幫貴族量身訂製高單價珠寶性質懷錶,沒有手藝高操的鐘錶師傅,鐘錶店會玩不下去。

 

1882年第四代的Louis Antoine Breguet去世後,英國製錶師Edward Brown成為寶璣(Breguet)公司的唯一合法擁有者,1895Edward Brown去世,將公司傳給兩個兒子Edouard Brown Henry Brown1912Edouard Brown退休後,由弟弟Henry Brown接手公司業務,當時寶璣(Breguet)公司的業務重心還是集中在為歐洲貴族們生產珠寶性質手錶,但也開始推出量產型手錶。在1970~1980年的石英危機期間,寶璣(Breguet)公司數度易手。位於巴黎的法國奢華珠寶與腕錶品牌Chaumet接手寶璣(Breguet)公司後,於1976年,關閉了其法國工廠,並將生產轉移到瑞士的汝拉山谷。1987年寶璣(Breguet)公司被阿拉伯半島的卡達財團收購,1999年又轉賣給SWATCH集團。

 

在這之前,SWATCH集團並沒有擁有如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或江詩丹頓(Vacheron-Constantin)…等金字塔最頂端的一級品牌,因此收購寶璣(Breguet)公司後,海耶克(Nicolas Hayek)便對該品牌寄予厚望,2002年辭去SWATCH執行長職務,但保留董事會主席,同時兼任寶璣董事會主席,希望從產品結構、機芯製造、行銷運作等方面對症下藥,一舉重振寶璣品牌。為了建立品牌故事,SWATCH集團先後在寶璣(Breguet)公司發源地的巴黎梵登廣場(Place Vendome)及瑞士日內瓦開設寶璣博物館,並且不計代價在各拍賣會場,購回第一代創始人Abraham-Louis Breguet時期的作品,甚至於邀請寶璣第七代家族成員,主修歷史的Mr. Emmanuel Breguet擔任寶璣博物館館長。

 

Abraham-Louis Breguet一生所製作的懷錶中,只有35只是配備陀飛輪,200210月一只編號Breguet No.1188含有陀飛輪的懷錶,被寶璣博物館以195萬瑞士法朗(七千萬台幣)的價格從日內瓦拍賣會場買回。回顧1808年,這只Breguet No.1188當年以3,600法郎的價格,賣給了當時西班牙王子安東尼奧(Antonio Pascual de Bourbon)1841年以後這只懷錶被添加帶有土耳其數字的新錶盤,表明這款手錶後來落入奧斯曼帝國的擁有者手中,該陀飛輪每四分鐘旋轉一圈。這只懷錶已有九十多年沒有被拆過,儘管如此,上發條後,懷錶立刻就活了過來。

瑞士B-63A.jpg

瑞士B-63B.jpg

Fig.63  Breguet No.1188

 

然而寶璣(Breguet)公司的傳說中,真正最具戲劇性的懷錶,非Breguet No.160 Marie-Antoinette懷錶莫屬。瑪麗安東妮(Marie Antoinette)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女公爵瑪麗亞泰蕾莎(Maria Theresia)的第十五個女兒。泰蕾莎的祖父、父親、丈夫及兒子都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瑪麗公主在1770嫁給法王路易十六(Louis XVI)成為瑪麗王后,然而不幸的是1789年巴黎爆發法國大革命,17931016日,瑪麗王后在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決數月後,也被帶上斷頭台。法國宮廷一直都是寶璣時計的忠實擁戴者。瑪麗王后的情人,瑞典伯爵Axel Younger1783年委託寶璣製作這枚懷錶,準備送給瑪麗王后,訂製時並沒有時間或預算上限,手錶的製造工作於1783年開始,並於1802年完成歷時十九年,然而瑪麗王后至死都無緣親睹這只集精緻、複雜與性能於一身的懷錶,寶璣於法國大革命後多年才完成此錶,並將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以證明他對王后的忠誠,這只懷錶後來被稱為Breguet No.160 Marie-Antoinette懷錶。

瑞士B-64.jpg

Fig.64  Breguet No.160 Marie-Antoinette (真品)

 

這只懷錶一直被保留在寶璣(Breguet)公司內沒有出售,1882年家族第四代Louis Antoine Breguet去世後,英國製錶師Edward Brown成為寶璣(Breguet)公司的唯一合法擁有人,1887年才將這枚Breguet No.160賣給了英國人Spencer Brunton1920年代輾轉成為英國人David Lionel Salomons的收藏,後來又成了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之館藏。1983年在美國洛杉磯Mayer伊斯蘭藝術研究所進行交流展出時,與其他一百件珍貴時計一起被偷,竊賊是著名大盜Na'aman Diller,但是在案發後的23年間始終沒有破案,Na'aman Diller死後他的遺孀於2004試圖出售這批偷來的鐘錶,案件才被偵破,遺孀被判處5年緩刑。2007年,全部被盜的106件鐘錶中只有39件被找回,包括Breguet No.160 Marie-Antoinette懷錶,之後被歸還給耶路撒冷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2013年該手錶被估價至少值3000萬美元(9億台幣)。寶璣(Breguet)公司曾於2008年以館藏研究資料及原型繪圖為基礎,推出編號Breguet No.1160的復刻版Marie-Antoinette懷錶。

瑞士B-65.jpg

Fig.65  Breguet No.1160 Marie-Antoinette (復刻)

 

文化創意必須有歷史才能講故事,其中品牌形象建立與製造技術要努力的方向完全是兩回事,前者與文化認同有很大關聯,換言之,文化越令人仰慕的社會越適合發展品牌,這通常要以30年甚至於50年為單位來進行緩慢堆疊,要改變一個人的價值觀不是三天兩天可以辦到的。寶璣(Breguet)公司品牌復興的故事希望能給有志創業的年輕人一些靈感與啟發。

 

機械錶(一) - 入門

機械錶(二) - 假錶

機械錶(三) - 臺灣 首部曲

機械錶(四) - 臺灣 二部曲

機械錶(五) - 科學

機械錶(六) - 可互換零件

機械錶(七) - 瑞士(上)

機械錶(八) - 瑞士(中)

機械錶(九) - 瑞士(下)

 

Reference

[1] “「機械錶工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世界腕錶,DEC 18, 2020,網路文章

[2]  Henrique SCHNEIDER, “Karl Marx and Switzerland,” THEMARKETFORIDEAS, 網路文章

[3] Montredo, “Once Upon a Time: How Switzerland Managed to Outstrip the USA as a Watchmaking Nation,” Watch 101, May 10, 2021, 網路文章

[4] “American system of watch manufacturing, ” Wikipedia, March 2015, 網路文章

[5] Alec Chou,“軍錶背後的故事系列,Dirty Dozen的歷史,” Dec 01, 2019, 網路文章

 

arrow
arrow

    ccws08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